首页
第05版:民主法治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为“十五五”规划编制贡献千余条“金点子”——

集智聚力绘蓝图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李朝瑞

谋定而动促改革,汇聚群智图发展。

为高质量做好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将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充分体现到规划中来,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挥职能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计献策”活动,为编制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高质量发展规划贡献智慧力量。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民之关切,积极为‘十五五’规划献计献策。”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要锚定强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以及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两大目标……提出一批有价值、可借鉴的意见建议,努力将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规划编制的‘金钥匙’。”

……

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向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发出了“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计献策”倡议。全省各级人大和5万多名人大代表积极响应,用行动交出答卷。

协同发力,一体推进。全省各级人大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激发代表服务大局、为民履职热情,引导代表出实招、献良策,做“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形成了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广泛参与的生动局面。各地人大通过代表工作群、电话通知等形式及时转发活动倡议和通知,做到倡议直达代表。有的地区召开动员大会、发布公告,向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提高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有的地区通过人大微信公众号、代表家站等履职平台及时跟进政策宣传,普及规划编制内容要求,指导规范代表提出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也迅速投入到规划编制的走访调研中,充分发挥在联系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深入代表家站等方式倾听、梳理、吸纳、汇集民情民智,围绕事关吉林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发展和民生项目等,提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在规划编制中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发展大局中精准定位,加强规划衔接。收到的建议中,许多人大代表聚焦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建言,以期更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自伊通满族自治县的程玉明代表就在建议中提出,希望借助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东风”,推动大型企业将生产环节及配套产业向县区迁移,县区则为市区提供优质农产品、原材料及劳动力,实现资源互补,在其辐射带动作用下实现周边县区的高质量发展。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通化市人大代表王海涛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他认为,我省应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对医药、钢铁等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要下大力气推进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收到的代表建议中,民生方面建议281件、社会治理方面建议57件,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未来五年幸福生活的期许与向往,承载着满满的民意诉求。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黑土地上的“新农人”,全国人大代表韩凤香一直致力于用新技术向黑土地要收成。这次,她结合多年劳作经验,提交了《关于深度融合“四良”技术提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解决方案的建议》,为黑土地的保护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据了解,省人大常委会收到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1100余件,内容涉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保护、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这些建议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注入了丰富的“源头活水”,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智慧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