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72名俄罗斯师生走进长春

探寻历史足迹 感悟文化魅力

本报8月26日讯(记者李抑嫱)今天,72名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师生在吉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组织下,走进长春市新民大街与朝阳区红旗街道德昌社区。作为2025中俄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这场融合文化体验与实地参访的活动,让两国青年在互动中深化理解,为中俄人文合作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走进德昌社区,文化交融的暖意扑面而来。在汉服体验区,俄罗斯师生换上各式传统服饰,在志愿者的详细讲解下,进一步了解汉服承载的文化深意;非遗手作台前,漆扇绘制时的凝神调色、中国结编织时的指尖翻飞,完成作品的成就感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厨房内欢笑声不断,从和面的力道到擀皮的技巧,俄罗斯师生学得兴致盎然,尽管包出的饺子形态各异,却都裹着合作的乐趣、友谊的味道;随着《茉莉花》的合唱声响起,语言隔阂在旋律中消融,音乐成了彼此情感沟通的桥梁,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回忆。

漫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扑面而来。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俄罗斯师生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内看文物、听抗战故事,再沿着街道探寻伪满国务院旧址、伪满司法部旧址等历史建筑。走到新民大街北口艺术装置区的“1445”雕塑处,师生们聆听了雕塑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并纷纷驻足拍照,留下这难忘的一刻。“这些建筑就像‘活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对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俄罗斯学生美兰深有感触地说,“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面向未来。”

“活动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中俄文明互鉴的生动体现。”活动负责人表示,这场跨越国界的“青春同行”,以历史对话的深度与文化体验的温度,把中俄友谊的种子种在了每个年轻人心里,相信必将在未来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