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依托红色场馆打造育人课堂

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集体备课

本报8月28日讯(记者张鹤)今天,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内气氛热烈。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来自我省多所高校的500余名思政课教师齐聚于此,集体备课,在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与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中,感受思想的洗礼,汲取奋进的力量。

走进展览馆,思政课教师们仿佛穿越时空,切实感受到了近现代吉林300年历史事实的曲折与无奈、苦难与辉煌——从“清代吉林”展区的柳条边墙,感受区域发展格局的独特演变;在“俄日的侵略与吉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展区,通过满铁档案等史料,深刻认识到国家主权遭受的践踏以及吉林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来到“十四年抗日战争”展区,看到杨靖宇将军的抗战遗物,了解到抗联战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不少教师红了眼眶,被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深深打动。

现场,专业讲解员为大家细致讲解一件件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思政课教师们则认真记录,不断思考该怎样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更好地“讲清讲活讲好吉林故事”,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历史中提炼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等核心价值观念。

“思政课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带领学生从历史的筋骨血脉中去发现真理,引导他们从吉林大地的奋斗史诗中,在新时代伟大成就的东北叙事中,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吉林大学教师孙慧说。“这次备课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与课程更多的‘连接点’!”吉林体育学院教师姜雪表示,今后的课程中,自己会更多地把这些“身边的历史”融入进去,让同学们感到历史并不遥远,就发生在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样更能激发大家的思考。

此次将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搬”到展览馆内的创新举措,是我省教育部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打破传统边界,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将极大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接下来,全省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也将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