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市州·白城

从烽火坐骑到文旅名片

——在镇赉见证苏高血马的世纪传承与新生

姜海月 刘冠男 本报记者 张磊

摄影:李晓明

良驹苏高血,骁腾九龙山。烽火承岁月,文旅启新篇。

镇赉县种马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苏高血马保种场。现存栏的124匹苏高血马,是全球唯一核心种群,被誉为“最后的基因堡垒”。苏高血马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并纳入国家生物安全保护体系。如今,镇赉县既以科技与匠心延续其纯正血统,也借“马背经济”扬鞭奋蹄,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苏高血马继承了“英纯血”赛马以及俄罗斯本地马的血统,以速度快耐力足而闻名于世。其头轻颈长,胸宽骨细,四肢有力,关节腱部分明,多为栗毛、骝毛,头及四肢常带白章。二战期间,苏高血马曾作为苏军骑兵坐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1950年,它更以“国礼”身份见证中苏友谊。1957年,镇赉引进28匹种公马,并于新兴村建立人工配种站,正式开启马匹改良与保种历程。

据镇赉县种马场技术员卢盛介绍,该场最初于1963年建于建平乡太平堡,1970年迁至九龙山现址。1980年,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发文,正式将其确立为国家级苏高血马保种场。

“1980年我10岁,随家迁居至此,便与这些马结下不解之缘。从看父辈喂养,到一同放牧、保种,哪怕自己少吃一口,也绝不让马儿受饿。”种马场财会科长赵焕发的回忆,折射出几代人对保种繁育的坚守与深情。

如今,科技为传统保种繁育注入新动力。每匹苏高血马出生即植入芯片,建立详细档案,实现血统可溯、配种精准,全面保障马匹健康与血统纯正。

科学饲喂亦是养殖关键。夏季,马群享天然牧草,马场还按月龄与生育功能,为每匹马定制“营养套餐”,包含无公害玉米、豆粕、麸皮及微量元素,年饲料投入超80万元。所有饲料现拌现喂,确保新鲜健康。

保种是根基,高质量发展是方向。镇赉县锚定“一场三区”战略蓝图——以申报国家级育种场为引领,扩建保种繁育区筑牢生物安全屏障。打造产业贸易区激活马奶、马鬃等衍生价值,创建旅游竞技区培育特色文旅生态。计划至2030年,马群规模扩繁至1000匹以上,建成集跑马场、马术培训基地、蒙古包群落、垂钓园和采摘园于一体的复合型景区,全方位展现苏高血马的独特魅力。

风吹草场,马蹄声响。这124匹苏高血马,不仅延续着红色基因与外交佳话,更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以马为媒,文旅融合;以产兴业,富民增收——这群奔腾的精灵,正牵引出一条马背上的乡村振兴之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