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经济

从“立体防护”到“智能攻坚”

——国网四平供电公司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纪实

本报记者 曲镜浔 通讯员 梁莉莉

日前,国网吉林四平供电公司员工开展新建丰明丙线梨东分线5号铁塔导线架设及附件安装工作,全面提升梨树县电网防灾减灾能力。

国网四平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对66千伏热富甲线29号下线绝缘子涂覆发光涂料。

国网四平供电公司在66千伏平城甲乙线装设间隔棒,提升线路抗冰防舞动能力。


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及补短板工程是进一步夯实电网安全基础、建优补强网架结构的关键工程,对于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增强群众用电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国网四平供电公司扎实推进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及补短板工程建设,紧盯“1030”“1230”竣工目标,以“安全可控、进度达标、质量合格、结算合规”为核心目标,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电网防灾减灾能力。

织密施工安全立体“防护网”

“今天10千伏红旗线需要组立水泥杆50基,架设绝缘导线2.5公里,安装金具50套,作业开始前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个人安全帽、腰绳、脚扣和随身工具……”8月19日,在双辽市红旗镇郝家村作业现场,工作负责人苗月海召开班组会,正在交代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

安全是电力工程永恒的主题。2025年,国网四平供电公司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及补短板工程共155项,作业量大、人数多,给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该公司在安全管控上加劲发力,构建“施工前方案严审—施工中动态监控—施工后验收闭环”的全流程管控机制,杜绝人为疏忽或技术标准执行不到位引发设备跳闸事件,确保“作业现场全可视、安全风险全在控、安全流程全覆盖”。

“我们严格执行‘分类必查’‘分类必问’,常态化开展‘现场+远程’督查,综合利用前置督查、交叉互查、‘四不两直’专项督查等多种手段,加强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机具管理,严防不合格工器具进入现场,全面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该公司安全监察苑长富说道。针对涉燃地下管线作业,该公司联合应急局、燃气公司探索建立燃气管网与电网一张图,实现资源共享、隐患共治,消除涉燃施工风险。

与此同时,他们强化监理职责,确保监理对违规作业有直接叫停权,严禁无计划作业,所有工序做到提前报备审批;实施计划停电作业分级包保,细化包保人员作业准备与双重责任,实现作业现场分级包保全覆盖。

全方位跑出建设“加速度”

阳光明媚,在四平市石岭子镇,国网四平供电公司作业人员于田埂上架起两套红黄相间的绝缘脚手架平台,脚手架稳稳地“站”在松软的稻茬泥上,既不压地也不陷脚。

“地面监护到位,开始带电作业!”随着作业监护人的一声令下,身着绝缘服的工作人员沿着脚手架梯子攀至10米高空开展作业。绝缘遮蔽、包裹、隔离……两个半小时后,10千伏长哈线228号杆上的一二次融合开关更换完毕,田埂间恢复宁静,农业生产丝毫未受影响。

“作业地处农田区域,传统绝缘斗臂车受空间限制无法进入,如果停电作业则会影响周边生产生活用电。为此,我们在省内首次采用绝缘脚手架法开展带电作业,既保证施工进度,又不耽误农事。”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配网运维管理的王喜越介绍道。这一带电作业新模式,通过现场模块化搭建绝缘脚手架作业平台,有效突破了复杂地形条件限制,解决了施工难题。

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公司还充分发挥科技力量,面对农田、山地、积水等特殊作业区域,应用无人机进行现场勘察和运送间隔棒等设备,提升工程安全性和高效性。同时,实行领导分县包保机制,每日对负偏差的项目分析原因、落实举措,一周内持续负偏差的进一步对其主要包保领导进行约谈,挂牌跟踪督办。

在施工队伍、机械及物资调配方面,该公司及时调整资源分配,畅通供应链条,避免窝工、待料现象,并优化里程碑计划和施工方案,推进不停电作业与“带转停”综合施工作业,最大限度压降用户停电影响,保障工程如期投产。

精益求精打造优质工程

8月12日,在吉林四平10千伏二龙线防汛改造工程验收现场,3架分别搭载着激光雷达、可见光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的无人机组成智能巡检梯队,在空中按照既定航线对线路进行全方位扫描,精准识别缺陷隐患。地面上,国网四平供电公司无人机飞手们谨慎操控着屏幕,另一旁的工作人员则手持水平仪和测量尺对塔基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进行精准测量。

搭建“空—地立体验收体系”是该公司在工程验收阶段确保工程优质投产的一项有力举措。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电网长久安全的根本。国网四平供电公司建立“源头管控+过程监督+终端验收”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夯实各阶段验收规范要求,打造全生命周期优质工程。

“我们在项目初期围绕电网薄弱环节,持续开展项目储备、评审入库,全面提升项目针对性、有效性;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标准规范,沿用‘标准化施工,工厂化预制’工艺,努力打造‘首基样板’示范;验收时执行验收单制度,明确各分项工程验收责任主体及责任人,未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王喜越说。

此外,该公司实施“边干边检”,抓好施工过程数码影像库管理和无人机验收,对隐蔽工程等关键节点工艺,实现工程质量可追溯;推行技经先行模式,所有结算需核查工序合规性与质量验收结果,把控新建工程数据质量,同步做好资料归档,确保结算依据可追溯。

目前,该公司已完成输电基础浇筑198基,杆塔组立192基,水泥杆组立2172基,架设10千伏线路92.725千米。随着“1030”竣工目标的临近,一座座加固后的铁塔将矗立山川间,一套套智能监测系统将实时预警风险,为电网抵御台风、暴雨、冰雪等极端天气筑起坚实屏障。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记者手记:

为光明加速,为安全加码。

走进四平的田野与山乡,看到的不仅是一根根拔地而起的电线杆、一座座加固后的铁塔,更是电网人用责任与智慧织就的安全防线。从春寒料峭到酷暑烈日,他们在泥泞田埂上架起绝缘脚手架,在群山之间操控无人机巡检,在一次次带电作业中守护千家万户的光明。

安全,是他们口中最常提起的词。施工前的严审、施工中的监控、施工后的验收,环环相扣,不容丝毫松懈。面对燃气管线等复杂环境,他们与多部门联动,绘就“一张图”,把隐患消灭在萌芽。

质量,是他们心中最硬的标准。标准化施工、工厂化预制、样板示范引领,每一道工序都有记录、有追溯。边干边检、技经先行,让每一次投产都经得起时间与风雨的考验。

在“1030”目标的冲刺阶段,他们用速度与精度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当台风、暴雨、冰雪来袭,这些默默矗立的铁塔与线路,将成为守护百姓用电的坚强屏障。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