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市州·四平

为新时代新征程注入澎湃生机

——四平市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袁畅 本报记者 袁松年 王纪佳

四平旗帜广场落成于2021年,象征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扬旗帜,奋勇前进”。李坤 航拍

四平市人才专题培训班现场。

四平市优秀年轻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特训营教学现场。

梨树县郭家店镇孙家屯村“肉牛养殖”一村一品项目。

四平市委党校(四平干部学院)新址俯瞰。

一堂堂理论课程精准滴灌,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一批批干部尽责奉献,于急难险重中锤炼担当之能;一个个基层党组织挺立潮头,让战斗堡垒迸发强劲活力;一项项重才举措有效落地,让广大英才在四平扎根生长……这一幅幅生动图景,让“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轰鸣不息,更为新时代新征程注入了澎湃生机。

年初以来,四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强化组织担当、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合力,为推动四平高质量发展书写组织工作崭新答卷。

坚定“政治引领”共同立场——

升华凝心铸魂、筑牢根本的思想自觉

理论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从入脑入心的集体学习到深刻透彻的理论培训,从答疑解惑的专题辅导到思想碰撞的研讨交流……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在升华,共识在增进,力量在凝聚。

强化理论武装,思想引领不断深入。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把握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特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分级分类开展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市县两级举办专题培训42期、5900余人次,依托乡镇(街道)党校开展兜底培训1.28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培训工作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阵地建设,党性教育提档升级。今年4月,四平市委党校(四平干部学院)新址正式投入使用,与金华市委党校(浙江义乌干部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培训承办能力大幅跃升,形成功能完备的地标校院。在优化红色教育体系上,建立“红色+绿色+特色”三色联动发展布局,累计开发精品教学线路13条、现场教学点位70个、精品课程198门,构建“理论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影像教学+案例教学”的“七位一体”模式。今年,已开展党性教育培训34期,培训5600余人次,“英雄之城 红色四平”城市标识更加鲜明。

树立“选贤任能”鲜明导向——

锻造堪当重任、素质过硬的中坚力量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坚决扛牢选人用人政治责任,深化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全市发展需要和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全市干部队伍焕发出蓬勃活力。

突出鲜明导向,慧眼识珠“选好苗”。坚持“以干事论英雄、以成事论英雄”,强化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在选人用人中的关键性作用,全力构建精准化指标体系,创新推行“点对点”考核联络、“督考合一”协同联动、“常态化”功过联记“三维联动”模式,科学划分评价等次,多元化考察识别干部的“显绩”和“潜绩”,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直接挂钩,精准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一批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实现提拔重用的、表彰奖励的和干事成事的一定是一伙人。

突出素质提升,精耕细作“育优苗”。探索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县区+市直”全域联动机制,以线上问卷形式开展全市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举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讲堂,每月定期举办1期至2期专业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班,深化精准赋能;举办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特训营,首次采用“域内深耕+域外拓展”双结合的培训模式,切实增强年轻干部创新思维和领导水平;选派优秀干部参与援藏工作、到上级部门挂职锻炼、赴改革发展第一线历练,使其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突出从严监督,悉心护航“管护苗”。全方位、多角度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实现动态预警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常念“紧箍咒”。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等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关键岗位人员信息库”,制发《关键岗位干部提示提醒函》,督促关键岗位干部规范用权、廉洁从政。

突出源头储备,四位一体“用好苗”。坚持源头规划招、多维培养育、精准识别选、人岗相适用“四位一体”推进,准确把握年轻公务员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全面构建年轻公务员发现培养管理体系,对确定的重点培养对象,逐人建立成长档案,“一人一策”明确培养方向,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实时记录各阶段的现实表现情况,实现“成熟一批、使用一批”的良性循环,保证优秀年轻干部“一池活水”。

明确“提质增效”工作目标——

建强上下联动、功能完善的组织体系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聚焦基层组织建设核心任务,以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关键抓手,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协同联动,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服务群众效能大幅增强。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力有效。深入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行动,继续巩固拓展发展好的产业,调整一批操作性低、收益率低、成长性低的产业。今年,计划新培育产业项目100个,乡村产业发展持续壮大。深入探索“边境村”党建工作,大力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在全市划定66个试点片区、278个村进行联建,目前已有13个联建试点尝试进行合署办公,乡镇尝试向“中心村”下放政务10项,联合回引返乡人才311人,经验做法在中组部《组工通讯》《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

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制发《关于强化党建引领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若干措施》,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基层治理服务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谋划认领本年度“书记一号工程”项目632个。优化服务阵地功能,因地制宜打造公益托管、爱老敬老、暖心服务、就业服务、资源共享等功能型党群服务中心,推动社区阵地功能从“多而杂”向“专而精”转型,首批打造5个典型社区,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持续开展“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基层减负增效,《吉林四平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 织密服务一张网》经验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

新兴领域党建覆盖不断扩展。高标准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坚持“摸底、组建、攻坚”三步走,全市累计排查各类非公企业1.8万个、社会组织587个,实现全覆盖摸排。截至目前,重点非公企业和重点社会组织组建率分别达到70.7%、46.2%。开展新经济组织党建增效、新社会组织党建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凝聚“三项行动”,选派干部到重点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成立4个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打造“友好食堂”“友好医院”等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118个,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提升“聚才兴邦”战略眼光——

释放创新涌动、激情迸发的人才活力

振兴新突破,人才是先锋。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抓实人才引进、管理、培育、服务各项环节,通过一项项有力措施、一次次红利释放,各类人才加速汇集、创新活力不断涌动。

厚植人才引育沃土。围绕服务“八个重点产业”和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启动硕士、博士专业人才引进活动,引进专业人才52名;积极参与中组部“博士服务团”项目,争取到1名北京交通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到四平挂职;充分发挥编制在人才汇聚、激励和发展等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利用“人才编制池”提拔使用优秀人才、晋升高级职称,为重点领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深化人才交流合作。创新谋划“四平—金华人才交流合作年”系列活动,以引进产业发展指导员、实施青年企业家培育、实行“揭榜挂帅”三项举措为重点,进一步密切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交流,推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交融。首批从金华市引进的4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已被四平市政府聘为经济顾问,深度参与全市产业布局谋划。

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坚持以产教融合带动产才融合,支持鼓励经济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引入和布局创新中心,推动红嘴经济开发区携手长春理工大学,成立北方(四平)智慧农机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在创新中心平台框架下,长春理工大学已经与四平本地企业达成合作项目7个,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向产业一线流动。

做优人才服务生态。坚持以小切口破题解题,创新设计感情留人载体,谋划事业留人举措。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域内外专家人才28人,其他方式慰问域外四平籍专家人才303名;代表市委、市政府慰问西藏籍和新疆籍干部人才36名。关切人才“栖息”之需,开发建设5栋2880套产业人才青年公寓,现已投入使用580套,有效解决新入职人才群体缺乏过渡性住房这一痛点。

锤炼“严慎细实”过硬作风——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组工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为目标,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坚持从严治部,大力弘扬对标一流、追赶一流、超越一流的优良品格,积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组工干部队伍。

在提升能力上做“加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精心设计周三学习日、“我要上讲台”、组工新课堂等载体,深入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研讨,举办读书班,实现组工干部全覆盖参学,以领学促学、深耕细作,推动理论学习及时跟进、走深走实。选派组工干部参加巡视巡察、驻村帮扶等中心工作,不断锤炼精湛过硬的业务能力。

在工作难点上做“减法”。紧紧抓住党中央和省市委关注的重大问题、制约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实情、找准症结,建立“战略谋划—试点突破—系统集成”的改革推进机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破题思路与创新举措,持续探索创新组织工作新机制、新方法。

在激发活力上做“乘法”。编纂《组工逐梦 奋楫扬帆 服务四平振兴发展40年》部史资料,传承组工精神,发扬优良部风。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结合“主题党日”和工会活动,精心开展迎新茶话会、“三八”妇女节活动、篮球赛等,既陶冶情操,又增强向心力,增添干事动力。

在防范“四风”上做“除法”。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一方面,召开部机关年轻干部对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剖析会,组织年轻干部对照案例进行反面剖析;另一方面,开展“作风体检”专项行动,自上而下查摆自身存在问题,推动边学边查、立行立改,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补齐作风短板,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部机关全体干部日常行为准则。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