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要闻

方寸间“绣”风景 细微处“润”民心

——通化县文明城市创建惠民生走笔

本报记者 李铭 孙鑫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治理,终于内涵。

城市街道明亮整洁、智慧候车室便捷惠民、边角地化身文明小景观、城市环境日益提升……通化县扎实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工作,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文明之花遍地开。

在通化县城区街路上,由52处公交站点改建的智慧候车室集智慧、暖心、服务于一体,切实改善候车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

智慧候车室外观简约现代,不仅颜值高还兼具多功能,候车室外设置“出行指南”,展示各线路公交车站点明细;候车室内崭新的数字显示屏上有当前站名、天气预报等信息,还配备空调、充电宝、雨伞租借、自助售卖机等便民服务设施,让乘客出行更便利无忧;候车室内外安装多个监控摄像头,保障群众安全的同时,实现公交运营监控及智能调度,提高公交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智能候车室不仅‘美貌’‘智慧’并存,而且夏季有空调,冬季有暖风,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特别暖心。”提及智慧候车室,通化县居民刘万钢赞不绝口。

擦亮城市底色,通化县坚持把市容环境整治作为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开展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不文明交通行为、人居环境改善等整治,强化城市文明程度,提升民生幸福里子。

漫步在通化县的大街小巷,口袋公园、成片花海、城市绿道……让城市“边角地”变居民“幸福角”,令人方寸拾美。

走进通化县北方小区口袋公园、拾趣园内,树木茂盛,景色宜人,公园内凉亭、健身器械等设施一应俱全,是附近居民散步聊天的热门休闲区。

“口袋公园建设后,夏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了。每天傍晚还有秧歌队来扭秧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化县居民王福君幸福感满满。

见缝插绿,激活城市“微活力”。通化县构建“精致、精细、灵动、便民”的“口袋公园”6处,配备休闲座椅、小型绿植、健身器材等设施。同时,针对县域内绿化道路、公园开展补植树木、播撒草种、栽植花卉等工作,提升百姓居住环境,改善城市生态。

“志愿红”扮靓文明城,在通化县东安街道文化社区,儿童服务站守护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家长,孩子假期的课余生活安排是我们的一大难题,儿童服务站的设立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孩子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可以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我们家长也很放心。”文化社区居民迟程程说。

据了解,通化县文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一老一小”,携手通化县微公益协会成立了全县首家儿童服务站,为12岁以下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提供高质量陪伴服务。同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乒乓球室、书画室等娱乐场所,丰富辖区居民业余生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吹遍县域每个角落。

凝聚“微”力量,传递“心”温暖。通化县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的方式,实现帮扶精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实时化,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目前全县有3万余名实名注册的志愿者,200余个志愿团队,“志愿红”已经成为通化县亮丽的风景线。

创建文明城市,“创”的是城市发展文明,“建”的是群众幸福生活。高效治理、合理规划、暖心服务、生态优美……近年来,通化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冬季供暖等群众关切的问题纳入城市文明建设常态化精细化管理之中,一张张“城市名片”被擦亮,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百姓的生活品质显著增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