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泽文 高源)自“撑伞护航”品牌创建的种子在白山大地播撒,长白县的关爱土壤便持续孕育着温暖与希望。县关工委深入贯彻市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以“三十字”方针为行动纲领,全方位布局、多举措发力,推动品牌创建往深里走、往实里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屏障,让这份关爱如春风化雨,浸润长白的每一个角落。
凝聚共识,“大讨论”激发智慧火花。全市关工委系统启动“撑伞护航”品牌活动“大讨论”后,长白县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广泛动员,“撑伞护航”品牌创建氛围不断升温走热。创新活动形式,融入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内容,让品牌理念深入人心。马鹿沟镇学校举办教师演讲比赛,多部门、乡镇社区相继开展座谈会。在全市关工委系统评比中,长白县荣获第一名,彰显集体智慧与努力成果。
多维宣传,构建活动传播矩阵。长白县关工委整合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矩阵。线下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倡议书、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吸引“五老”及社会各界参与;线上依托融媒体平台、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推送活动动态,制作红色故事汇、红歌汇等内容广泛传播。组织多部门及社会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协同关爱清单,打造“四点半小课堂”“护学岗”等关爱阵地,为活动长效开展提供实践保障。
党建引领,夯实品牌创建根基。长白县关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关建”原则,开设“撑伞护航”直播间,并参与捐资助学活动。各基层单位积极响应,教育局将品牌理念融入校园活动日常,八道沟镇因地制宜形成多方协同工作机制,森林经营局党委强调让党员成为行动引领者。同时,在整体规划推进上,优化队伍结构,新增“五老”165人;以工作简报搭建交流平台,互鉴互动推进创建活动走深走实。
创新载体,“三工程一普法”全面践行。在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方面,邀请党校教授、“五老”讲师开展宣讲,建成活动基地并开设直播间,推出19期红色故事直播。
“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中,“六一”期间,“鸭绿江爱心助学资金”率先行动,引导多方合力开展助学活动。爱心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爱心人士及“五老”帮扶会纷纷参与,累计发放助学金及慰问品超10万元,惠及350余名困难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紧扣地域特色,举办民俗体验活动,开设兴趣课堂。“撑伞护航”直播间推出“传统文化课堂”,以新颖形式传播经典文化与非遗技艺。
普法教育工作立足防患于未然扎实开展,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法治副校长逐一到校创新普法形式,法院关工委以电影解析法律要点,政法系统关工委制作微电影《撑伞护航 佑我成长》,直击校园网络暴力,让法律知识鲜活易懂。家校联手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网络。
长白县关工委将继续围绕青少年成长需求,深化“撑伞护航”品牌创建:常态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紧扣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系列活动;打好民族特色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家风家教建设,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教育,创新普法形式。把温暖触角延伸到每个青少年身边,让关爱之伞撑得更稳、护航之路走得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