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前郭:让文明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本报记者 王欣欣

今年5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喜获殊荣,以“首创首成”的亮眼成绩,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文明答卷。

几年来,从空中飞线治理到停车难题破解,从老旧小区焕新到文明风尚引领,前郭县用精细化治理的绣花功夫,让文明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以前空中飞线像蜘蛛网,雨天都得绕道走,现在蓝天白云看得敞亮!”宏宇富辰小区居民张先生指着清爽的楼体感慨道。曾几何时,纵横交错的线缆是城市治理的“硬骨头”,前郭县迎难而上,组织500余人次施工力量,整治8.5万根、近98万米违规线缆,撤换110余根木质线杆,让9条主街路、54条背街小巷、234个小区彻底告别“空中蜘蛛网”。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在查干淖尔大街执勤的交警李警官深有感触:“现在行人主动看红绿灯,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了自觉。”前郭县既严格执法又强化引导,在主要路口设文明劝导点,更通过“科学规划”破解停车难题——科学施划7000余个便民车位,设置447处非机动车停放区,进一步释放背街小巷停车潜力。“开车回家再也不用抢位,这份舒心看得见、摸得着。”居民张女士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

老旧小区的“微改造”里藏着民生温度。豪杰花园小区王女士晚饭后总爱在小区散步:“以前路面坑洼、路灯昏暗,现在路平灯亮,到处绿油油的,心情都变好了!”前郭县投入专项资金,对源江花园等5个老旧小区修复路面、补齐消防设施,让“老大难”问题逐一化解。商贸城旁的“暖心驿站”里,环卫工人正热着饭菜:“能充电、能歇脚,就像第二个家,心里暖烘烘的。”这样的温情驿站,已成为城市文明的“温度计”。

文明创建既要硬件提升,更要精神滋养。“今日前郭”APP的“随手拍”功能,让13万人次参与“共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线上接力。52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吸引5.2万群众用行动书写文明。前郭县公安局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王府站村等获评“全国文明村镇”,曲亚波当选“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宋博研等4人获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榜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创城不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为了让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前郭县相关负责人采访中话语真挚。从2021年成为提名城市,到如今摘得桂冠,前郭县以“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督查跟单”机制闭环解民忧,用20轮全覆盖督导压实责任。当精细化治理成为常态,当文明风尚融入血脉,这座城市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新时代的发展新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