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潜心育人 强农报国

——记2025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农业大学现代植物保护技术教师团队

本报记者 郑玉鑫

在第41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由吉林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带领的现代植物保护技术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是该校继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教师团队、农产品精深加工教师团队之后,第三支获此殊荣的团队。

秉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现代植物保护技术教师团队坚守教学一线,致力于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紧扣国家粮食安全与黑土地保护等重大战略,在植物保护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多项原创突破;团队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通过“引育并举”凝聚成一支追求卓越、服务国家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聚焦国家战略,勇担强农使命

“农学人的浪漫,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作为我省农业领域的重点高校教师团队,团队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学科优势特色,与多个学科开展深度交叉融合,致力于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的原创性创新研究。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11项,在病虫害致害机制领域填补多项研究空白,发表学术论文231篇。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强农报国,扎根农村,以产业发展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助力区域农业发展”是团队践行的理念。为了赋能农业发展,他们强化智慧农业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建成5个农业科技小院和12个科研示范基地;与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依托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及农业科技小院,培训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员千余人次;建立农业智能监测点1000余个,覆盖800余万亩;累计推广绿色防控技术2200余万亩。

潜心教书育人,厚植“三农”情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现代植物保护技术教师团队现有成员43人,以国家重大人才项目获得者孙文献教授为带头人,创新性提出“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的双核驱动育人理念,构建了“楷模引领、铸魂培根、重需强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全员为本科生授课,形成潜心教学、躬身实践的良好风气。

在黄大年精神引领下,团队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专业特色学院以及吉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同时,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为农信念+学科基础+学术潜质”三位一体的选拔机制,设立创新班,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此外,建成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出版4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近5年,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银奖等学科竞赛奖励400余项。

团队教师先后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指导项目获中国虚拟现实大赛全国一等奖;团队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及第三批国家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汇聚英才力量,激发团队活力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在黄大年精神感召下,团队成功引入15名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形成以卓越领军人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团队制定长期教师培训计划,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和助课制度,组织参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教学培训36人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112人次,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平台。

黄大年教授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作为新入选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代植物保护技术教师团队将继续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秉承科技报国理想,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强农兴农使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