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鸭绿江的薄雾还未散尽,集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书记、站长孟繁荣已在铁路国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内开始了他的工作。他15年如一日坚守边疆一线,从筑牢安全防线到助力边民致富,从传承红色文化到凝聚民族同心,他用坚守与奉献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答卷,让朵朵团结之花,绽放在鸭绿江畔。
集安是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之城,203.5公里的国境线上,既有繁忙口岸,也有偏远村落。“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没有安稳的环境,何谈团结发展?”孟繁荣坚持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边疆治理的底线要求。为摸清边境情况,他带着纸笔走遍鸭绿江边境沿线,手绘出详细的边境地形图;为织密防护网,他推动党政军警民联动,实现国境铁路沿线“全封闭、无死角”防护。
安全防线不仅要“建起来”,更要“转起来”。他创新设立的双岗联动机制,让24小时值守成为常态。他曾带领民警连续多日排查,成功遏制一起跨境违法犯罪苗头。如今,集安口岸连续21年安全无事故,“全国平安边境模范县市”的荣誉,是对他与同事们最好的肯定。
“富边先富民,让群众有钱赚、日子好,民族团结才有底气。”集安口岸是我国辐射东北亚市场的开放窗口,对维护边疆地区安全稳定意义重大。孟繁荣深知通关效率的重要性,他选派精通民族语言的民警为群众提供通关引导和咨询服务,专门开通“生鲜产品绿色通道”,为外贸企业提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做到货到即验、快速通关。
“企业的货车在口岸多停一小时,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孟繁荣揣着这个念头,积极拓宽企业服务交流反馈渠道,牵头召开警企恳谈会,开展“服务企业日”“问计于企”活动,针对民族边境地区产业特点,推出便民利企12条措施,用贴心服务让边贸“活”起来,让各族群众的日子“火”起来。
“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抗美援朝第一渡”——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旁,孟繁荣有个心愿:让红色资源成为民族团结的“教科书”。2024年春天,他多次走访党史专家、民族学者,翻阅史料记载,最终建成1800平方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他还组建了“红石榴”宣讲队,16名民警及家属子女化身志愿者,深入民族乡村开展公益活动。
在他的带动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正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维吾尔族小朋友自豪地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让祖国更强大,大家一起努力,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就能实现梦想。”宣讲队里,民警子女安美妍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她说:“爸爸告诉我,守好国门,就是守护各族人民的家。我要像孟伯伯那样,做民族团结的小使者。”
边境线长,但人心的距离很近;民族不同,但追梦的方向一致。15载风雨兼程,孟繁荣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荣誉的背后诠释着汗水与坚持。如今,漫步在集安的边境乡镇,朝鲜族的伽倻琴与满族的八角鼓奏响和谐乐章,汉族的大棚蔬菜与朝鲜族的特色种植互助共赢,各族群众在国门前共话家常、共叙情谊——这便是他用初心守护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