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们手持国旗,目光热切,盼望着,盼望着。
随着PN6417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停机坪,“杨靖宇支队”战旗回家啦!
机舱门缓缓打开,3名护旗礼兵双手捧着战旗,稳步走下舷梯。机场上拉起长长的条幅,上面赫然写着“欢迎杨靖宇支队英雄战旗回家”。现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神情肃穆,目光紧紧追随着战旗。
8时50分,“杨靖宇支队”战旗在战旗车队的护送下从机场出发,这三面守护着、承载着英雄记忆的战旗,朝着长春市区方向前行。
车队逐渐远去,许多欢迎群众朝着车队行驶的方向久久凝望,不愿离去。这一刻,红色信仰在心中激荡。
“当看到‘杨靖宇支队’战旗回到故里,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战旗的背后,是先辈们为胜利洒下的滚烫热血和坚如磐石的忠诚信仰。”市民张乐深有感触地说。
“今天的国强民安,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员,‘强国有我’绝非一句口号,而是我们的一句承诺、一份担当。”市民王雪欣坚定地说。
“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行动力,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市民秦嘉扬沉浸在激动、振奋的情绪中。
战旗荣归,是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的见证,激励后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杨靖宇支队’战旗,不仅是对将军英灵的告慰,更是对后人的激励。”参加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仪式后,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高境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激动地说,“铭记意味着传承,传承意味着奋斗。我们要在这面战旗的感召下,在以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东北抗联精神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闪闪发光,让‘杨靖宇支队’战旗熠熠生辉。”
“看到‘杨靖宇支队’战旗从眼前经过,内心深深被触动。这面旗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诉说着先辈们为家国舍生忘死的故事。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守护好革命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仪式结束后,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张淇涵和田佳祺发出共同心声。
“作为新时代少年,应该担负起继承红色精神的责任,让红色旗帜永远高高飘扬。”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五年A班学生潘钰檬说。
“杨靖宇支队”战旗承载着历史荣光归来,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在白山松水间回荡。
“站在这片热土上,更能体会什么叫使命、什么叫传承。我们不仅是在这里服役,更是在这里扎根——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血脉,把英雄未竟的事业接续下去。”武警吉林总队毕业警官集训队新排长王云峰曾在武警白山支队靖宇中队当兵锻炼,每日巡逻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王云峰与全体新排长在会议室共同收看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仪式直播。“从守护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到奔赴新岗位,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奋斗、成长,用实际行动告慰英灵:这山河,如您所愿;这旗帜,永远飘扬。”观看完直播后,他的信念更加坚定。
在靖宇县人武部,即将入伍的新兵集体坐在大屏幕前收看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仪式直播。他们从小深受东北抗联精神熏陶,对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更是耳熟能详。新兵王健杰感慨道:“作为英雄城走出的子弟兵,这面战旗让我引以为傲,更为我指明方向。我要带着英雄基因迈入军营,将东北抗联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在部队发扬光大,为强国兴军作出贡献。”
承载着英雄记忆与红色信仰的战旗,从历史深处铿锵走来,让伟大抗战精神穿越历史烽火,生生不息,鼓舞人们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