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市州·松原

发挥特色优势 注入精神动力

——松原市大力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综述

吕东飞 本报记者 王学雷

2025年松原百姓春晚节目《纸御风华·新城美》。

“我们的中国梦·文艺下基层·送万福进万家”——深入基层书写春联、福字等活动。

“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

松原市“艺心向党 歌颂祖国”——综合文艺作品系列主题展。

“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走进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文艺演出。

吉林省群众文化赛事系列活动—松原市“书写新时代”百名书法家书写百米长卷活动。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近年来,松原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从文艺活动到作品创作,从队伍建设到文艺品牌,全方位、多层次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为松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发挥特色优势

引领社会风尚

松原文艺紧紧围绕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艺理想,自觉承担起使命任务,积极贡献文艺力量,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不断开创松原文艺事业新局面。

松原市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自该工作全面推开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总结经验,持之以恒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吉林样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呈现出数量优势有效转化为质量优势、阵地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优势、工作经验有效转化为常态机制的良好局面。

2023年7月,中国文联调研组调研指导松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召开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点联系调研座谈会。

两年多来,松原市按照《中国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挂点联系(吉林)工作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将“做人的工作”和“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贯通起来,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培育传统文化品牌,从项目扶持、组织展示展演等方面积极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在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理论宣讲、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项目等方面,让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同时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深刻领悟“两个结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贡献文联文艺力量。

举办“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走进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文艺演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能源产业规划布局,西部风电“航母”——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落户松原,成就了央地同心挥毫绘就的壮美诗篇。2023年7月27日,“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走进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文艺演出”在吉林松原举行。演出现场,近400名文艺志愿者和近2000名观众共同讴歌建设先锋,致敬大国重器,共襄这场文化盛宴。

承办“2023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员培训班”。2023年7月,“2023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员培训班”在松原市开班。培训班围绕促进民间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核心内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带来主题丰富、内容翔实的理论讲座,同时安排了紧凑、丰富的现场教学环节,为学员们提供提升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艺术境界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培训。培训班期间,组织学员参观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考察松原地区民俗文化,围绕“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话题进行讨论交流。

加强队伍建设

筑牢文艺根基

文艺人才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因素。松原市始终将文艺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着重培养有理想、有作为的文艺人才,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文艺人才队伍。

完成松原市乡镇(街道)文联建设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文联九届二次、三次全委会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凝聚文艺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松原市把推进和提升乡镇(街道)文联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把乡镇(街道)文联组织作为文联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致力乡村振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中心工作的重要依托,大力推进乡镇(街道)文联建设任务。

2021年6月9日,松原市首家乡镇文联——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白依拉嘎乡文联成立,在培养乡村文艺力量、活跃乡村文化氛围、繁荣乡村文化文艺工作等方面发挥了正确引领、积极推动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文艺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松原市共建设乡镇文联78个、街道文联28个,协会400余个,会员达3万余人,乡镇(街道)文联建设覆盖面达到100%。打造了一批留得住的乡村文艺队伍,创作了一批叫得响的乡村文艺作品,推出了一批传得开的乡村名片,扶助了一批做得实的乡村产业项目,选树了一批学得来的乡村文明典型。

努力打造松原文艺“1116”品牌。松原文艺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积极打造松原文艺“1116”品牌,让文艺活起来火起来。“1116”,即:打造一个特色栏目《文艺与生活》,创办一个文艺品牌“松原文艺+”(松原文艺家、“松原文e+”),建设一批文艺交流驿站示范基地;实现“六个一批”目标,即打造一批文艺队伍、一批文艺名人、一批文艺新人、一批文艺精品、一批文艺品牌、一批文艺名片。

围绕“1116”品牌开展活动。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文艺活动60余场;开展“多彩吉林·奋斗有我”主题党日;举办“艺路芳华·一路繁花”文艺座谈会;开展百花迎春“艺”起过年——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松原市人民拜年活动;举办元夕“艺”彩·祥龙迎春——元宵节短视频诗词诵读活动;开展“迎新春·开门红·写春联·送祝福”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采用“松原文艺+”形式,举办传播冰雪文化系列采风活动,让文艺活动火起来、热起来。

服务中心大局

推动文艺繁荣

松原文艺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深化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基本职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新人新作不断涌现,松原市文艺工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品牌活动形式多样。开展喜迎松原市成立30周年文艺活动。举办松原市成立30周年“回顾与展望——印象松原”文艺作品展,展览收到作品800余件,300件作品入展,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3000余人次参观;举办松原市“艺心向党 歌颂祖国”——综合文艺作品系列主题展。展览包含“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推动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六个主题;举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文艺作品展;举办吉林省群众文化赛事系列活动——松原市“书写新时代”群众书法大赛,举行百名书法家书写百米长卷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艺下基层·送万福进万家”——深入基层书写春联、福字、拍全家福等活动;举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全面书写松原振兴发展新答卷”松原市书画大赛决赛;举办“幸福生活,悦享松原”艺术节系列活动——松原“好声音”群众歌手大赛;举办讴歌新时代“唱起来”松原市全民歌手大赛;举办迎国庆“唱响新时代——拍起来”系列专题“松花江畔追梦人”文艺汇演;开展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鱼跃帆舞‘艺’起乐冰”冰上帆船征集主题文艺精品活动;举办“冰湖腾鱼”——陈华冬捕系列作品展;举办“风景这边独好”——唐国强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展;举办松原市“百乡千村”书法作品展;举办“阅读推动未来”——“世界读书日”座谈交流会;开展创建国家级关东文化(松原)生态保护区系列活动——中华诗词文化交流培训会在松原成功举办。用文学擦亮查干湖“金字招牌”——举办首届查干湖生态文学论坛;举办大美松原关东情——文艺志愿者走进查干湖。

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召开松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号召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举精神之旗,坚定政治方向,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牢牢把握创作文艺精品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引领文明新风的社会责任,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松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成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文艺家协会换届。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召开松原市文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研讨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全市文艺界理论研讨会。

强基工程持续深化。贯彻《“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落实“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2023年,“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持续深化,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送欢乐、下基层”演出到前郭县哈拉毛都镇;在松原市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宁江区农林村举办送文艺下基层杂技惠民演出活动;开展大美吉林——吉林省书画院主题创作精品巡回展;吉林省作协、书协、摄协创作基地落户查干湖;积极推进松原文学品牌《查干湖生态文学丛书》项目落地。

文艺创作屡获奖项。原创歌曲《我的查干湖》在2024年全国展演中荣获“幸福好声音”称号;参赛曲目《莫尼山》《八骏赞》在吉林省第十五届“长白之声”合唱展演比赛中荣获金奖;市书协被中国书协授予全国“同心同书 祖国新春好——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公益活动“先进集体”,两人被评为“先进个人”;美术作品获第三届中国石油职工美术作品展铜奖,8件美术作品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话剧《大布苏》荣获国家金奖。松原市推选作品在“启航新征程,唱响新时代”——吉林省第十四届“长白之声”合唱节中荣获参花金奖;松原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洒下一米阳光》进京演出;《草原圣母“阿阑豁阿”的故事》《用剪纸记录萨满文化》等多部作品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用心用情谱写文艺新篇章。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松原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市委“1145”发展战略,坚持以上率下,主动担当作为,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风貌、带露珠和泥土气,直抵人心的文艺精品。

重点围绕吉林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创建国家级关东文化(松原)生态保护区、争创全国文明城等主题,创作反映现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文艺作品,创作文学、书法、美术、摄影、民间工艺、音舞、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作品。以项目建设攻坚、文明城市创建、民生福祉增进、干部能力提升、营商环境改善“五个专项行动”为载体,开展文艺创作,举办“展、演、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文艺助力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