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其中,手术耗材、植入物来源不明成为消费者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从走私针剂、篡改批号到使用动物源成分的填充物,一些黑心医美商家为牟取暴利,不惜以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美中心副主任医师裴晓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美的核心是安全,而非低价或速效。求美者需格外警惕来源不明的产品,避免陷入消费陷阱,甚至付出健康代价。”
“手术耗材和植入物是医美手术的关键材料,如果来源不明,就相当于在体内埋下了安全隐患。”裴晓亮说,临床上已接诊多例由此引发的案例。他记得有一位鼻综合手术患者,由于植入的硅胶假体不符合医疗标准,出现术后严重感染,持续性鼻腔化脓,最终不得不通过二次手术取出。
为何来源不明的耗材会频繁流入市场?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正规医美耗材如玻尿酸、硅胶假体等,需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和审批,成本较高;而一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会采购未获批的“水货”“山寨货”,甚至是工业级原料加工的劣质产品,这些耗材价格仅为正规产品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却隐藏着巨大风险。
裴晓亮解释,来源不明的注射类耗材,如玻尿酸、肉毒素,可能因成分不纯引发过敏、红肿、硬结,若注入血管还可能导致栓塞,严重时会造成皮肤坏死、失明;而植入类耗材,如硅胶、膨体若消毒不达标,极易引发感染,部分劣质材料还可能在体内降解,释放有害物质,“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耗材没有追溯信息,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无法确定责任方,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
那么,普通消费者该如何避开这一“坑”?裴晓亮表示,首先,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时主动要求查看耗材的包装和相关证明——正规耗材都会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械字号”,包装上会清晰标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其次,注射或植入前,可要求医生当面拆封耗材,确认包装完好无损;最后,保留好就诊记录、缴费凭证和耗材包装信息,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并维权。
“针对肉毒素的使用,我们正规医院一定是用国家审批的,市场上来历不明的肉毒素,它是不可能进到我们这样的公立医院的,因为它的安全性不可以保证,一些药品的毒素含量也是不确定、不可控的,在使用当中风险很高,容易引起肉毒素中毒事件。”裴晓亮说。
裴晓亮特别提醒:市场上销售的玻尿酸产品在我们国家相关部门管理当中是按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分成Ⅰ、Ⅱ和Ⅲ类,Ⅰ类只能用于体表,Ⅱ类可以用于伤口的治疗,但都不可以进行注射,只有Ⅲ类才可以进行注射治疗。
“一定不能把标识‘妆’字号的产品,也就是化妆品当做水光针的产品注射到真皮层,这样可能会带来各种严重的不良反应。”裴晓亮说,此外,求美者要坚决抵制各种网购、微商、海淘等来历成分不明的非法产品,否则注射后可能出现面部溃烂,甚至毁容等情况。
“医美不是‘小事’,关乎身体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裴晓亮强调,消费者切勿因贪图便宜选择无资质机构,也不要轻信“效果好、价格低”的虚假宣传,“看清耗材来源,就是守住健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