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梨树县“天天向善 同心助学”公益助学项目:

八年坚守织就爱心网

本报记者 韩玉红

“‘天天向善 同心助学’项目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这份助学金不仅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给予了我精神上的鼓舞。”2025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当天,在四平市梨树县第二中学举行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学生代表范文峥的发言真挚动人,道出了千余名受助学子的共同心声。近日,这束“爱心之光”再添殊荣——四平市梨树县“天天向善 同心助学”公益助学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全国志愿服务的标杆。

自2017年由梨树县志愿者协会发起以来,“天天向善 同心助学”项目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为宗旨,将“精准助学、长效帮扶”的理念贯穿始终。

八年间,项目从最初的零星帮扶,成长为覆盖全学段、服务多群体的系统化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开展集中帮扶活动30余次、常态化助学活动百余次,募集爱心善款360余万元,为1700余名寒门学子发放助学奖励金305余万元,其中54名初中生、610名高中生受助后顺利迈入大学校园,用爱心为孩子们的求学路筑起坚实屏障。

“每一笔善款都连着一份期待,容不得半点马虎。”项目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助学工作公开透明、精准高效,团队建立了“三级联审”工作机制,依托省志愿服务发展基金会、县慈善总会账户募集、使用助学奖励金,并在县域媒体及时公示资金募集情况,确保资金流转规范透明,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分众化帮扶、多元化服务”是项目的鲜明特色。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困境的学生,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每年8月,聚焦家庭困难大学生开展集中帮扶,不仅提供学费资助,还联动企业开展就业指导,助力学子“圆梦大学”更“站稳职场”;在学雷锋纪念日、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志愿者走进校园,通过爱心捐赠、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活动,为孩子们送去节日关怀;对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设立专项帮扶计划,从生活照料到兴趣培养,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支持;常态化助学中,400余名注册志愿者与受助学生结对,既当“资助人”,又做“成长伙伴”,不少志愿者坚持每月与孩子谈心、每学期家访,用陪伴驱散孩子们的孤独与自卑。

“叔叔阿姨不仅给我寄学费,还总问我在学校开不开心,教我画画、陪我读书,他们就像家人一样。”曾受助的学生李若瑜在感谢信中写道。这种“物质+精神”双重帮扶的模式,让项目不仅成为学子们的“经济后盾”,更成为他们的“心灵港湾”。八年来,不少受助学生在爱心滋养下成长成才,有的加入志愿服务队反哺社会,有的回到家乡投身建设,让“天天向善”的精神形成了温暖的“接力链”。

“天天向善 同心助学”项目,用爱心和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为梨树县的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如同一个温暖的接力棒,在社会各界传递着爱与希望,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追逐梦想,拥抱美好的未来。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