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辽源,阳光洒满城市街巷。伴随城市更新的步伐,老旧小区纷纷焕新,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这份实实在在的改变,正悄悄温暖着千家万户。
走进辽源市西安区东山街道仙城小区,12号楼楼栋长王富正沿着崭新的硬化路面散步。他指着不远处的路灯,笑着与路过的居民打招呼:“您看这灯,晚上亮堂堂的,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摸黑走夜路了!”在这里生活了20年的居民王富,见证了这个全市最大塌陷区回迁安置小区的蜕变——曾经坑洼的路面、堵塞的下水、漆黑的夜晚,如今都成了“老故事”。
“仙城小区有112栋楼、7010户居民,作为20年的老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功能不足时常困扰着百姓。”西安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艳鹏在小区改造现场,指着刚完工的管网改造区域向记者介绍,“我们于2024年启动改造,优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将地下的污水、供热、自来水等管网全部更换一新,去年9月末前完工。为了让居民尽早享受到改造红利,原本计划等路面工程结束再安装的502盏庭院灯和路灯,我们去年冬天顶着严寒提前完成了庭院灯的安装,让楼与楼之间有了光亮。”如今的仙城小区,停车位从636个增至近1900个,屋顶完成防水改造,外立面粉刷一新,楼道扶手也重新上漆。“改造完成后,我们还建立了‘双主体维护+双循环清理’机制,物业每日清扫,社区网格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居民也主动参与进来,社区的老党员们还自发在小区种花,大家齐心把家园管好。”东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璐补充道。
不止仙城小区,辽源市许多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正遍地开花。在龙山区银河花园小区,清晨七点半,保洁人员已推着清洁车在小区内清扫,龙山区龙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北寿分部经理马家斌站在一旁巡查:“以前小区里树叶、纸屑遍地都是,台阶破损,裸露着砖头;现在每天清扫两次,不仅种上了1.5万株玉簪花,还铺设了1万块地砖,破损的台阶也全部修复。”居民兰玉华望着整洁的环境感慨:“现在小区既干净又亮堂,我们这些老人天天来这儿聊天,心里特别舒坦!”
而在辽河半岛小区,部分路面修补工程刚结束不久。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坑洼的路面变得平整通畅,367处污水井也完成加固。龙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崔镇介绍:“截至9月初,我们共修补路面298处,修复面积达2460平方米,居民出门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绕着走’,安全又舒心。”
金都华郡小区作为辽源市棚户区改造工程,于2017年建设完成,共有13栋高层建筑,最高为28层,共39个单元、3275户。由于消防设施年久失修,小区住宅楼内应急疏散、火灾报警等设备损坏、缺失,消防水泵无法起泵运行,部分消防管道破损,地库内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系统均未安装,百姓对此终日忧心忡忡。自龙山区启动高层住宅小区消防系统更新维修工程以来,该小区居民高度配合,目前,更换报警探测器、应急照明灯具等6000余个,补充应急疏散及控制电缆7389米,更换全部老旧阀门、消火栓箱门,维修消防水泵房主泵2台,室内外管网漏水点维修并保压完成。为防止消防主管道冬季冻胀爆管,已完成外缠保温棉保温1300余米,伴热管伴热保温300延长米。当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85%左右,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部施工内容。
从仙城小区的全维度改造,到银河花园小区的精细化环境整治,再到辽河半岛小区的路面专项修复和金都华郡小区消防系统更新维修,辽源市以匠心雕琢城市之美,让这座“老煤城”焕发新生。
截至目前,辽源已改造127个老旧小区、1253栋楼房,惠及6.76万户居民。傍晚时分,仙城小区的路灯渐次亮起,居民们在广场上散步、跳广场舞;银河花园的玉簪花散发着淡淡清香;辽河半岛小区的居民安心地在新修的路面上漫步——这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正是辽源市城市更新最温暖的注脚,也是老百姓幸福生活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