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为推动中俄两国美术交流互鉴,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我省将举办“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本报今起推出“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专栏,全面介绍中俄美术作品展的特色亮点和重要意义。
本报讯(记者郭悦)以丹青卷轴重温峥嵘岁月,用油彩光影共绘和平愿景。
在金秋送爽的时节,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对话即将在我省开展。“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将于9月3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计划展出作品130余幅,其中,中国美术家作品80余幅,精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作品,汇聚徐悲鸿、齐白石、唐一禾、钱松喦等艺术名家的经典力作;俄罗斯美术家作品50余幅,分别源自中国美术馆、福建浦城美术馆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呈现中俄两国反法西斯主题艺术创作的深厚底蕴。
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苏联卫国战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精心划分序篇、国难当头、浴血奋战、伟大胜利、卫国战争、珍爱和平六个篇章,全面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凸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时,通过俄罗斯画家的笔触串联起中俄两国共同的历史记忆,在艺术叙事中彰显反法西斯战争的统一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以鲜明的立场宣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时代真理。
历经一个半月的周密筹备,目前展览已进入最后展陈布置与收尾阶段,整体雏形清晰可见。据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高岭介绍,此次展览秉持“优中选优”原则,将集中展出中国美术馆、福建浦城美术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代表性作品。“这次展览得到了中国美术馆的大力支持,其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吉林,尤其是大量与抗战相关的珍贵作品,能让吉林乃至全国观众近距离观赏,这样的高规格展览在我省尚属首次。”
展出作品中,中俄两国艺术家用笔墨勾勒出反法西斯战争的壮阔史诗与和平愿景。徐悲鸿的《战马》以遒劲笔触勾勒出神骏昂扬的战马形象,瘦骨铜声间奔涌着不屈的民族精神;齐白石的《和平万年》则借“荷”喻“和”、以“瓶”谐“平”,在红花墨叶间寄托对和平岁月的质朴祈愿。唐一禾的《七七的号角(画稿)》虽为未竟之作,却以奔放的笔触定格了青年学子奔赴救亡的激昂瞬间,成为烽火年代深刻的历史见证;钱松嵒的《延安颂》则以山为骨、以松为魂吟咏革命圣地,传递出炽热的家国情怀。
展览亦汇聚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所作的张伯驹、潘素肖像,笔致温润,人物神采宛然;胡悌麟与贾涤非合作的《杨靖宇将军》、王晓明的《我心不泯》、王建国的《赵一曼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3年)》等吉林本土画家的力作,以真挚情感再现英雄风骨与历史现场,彰显地域美术的深厚底蕴。俄罗斯艺术家则带来专为展览创作的系列作品,既有长白山巍峨雪岭的壮阔雄浑,亦有聚焦长春人民广场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的深情描绘,以油彩凝固历史的庄严,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多元题材与艺术语言在此交织,让中俄艺术视角在此深度对话。高岭表示,相比此前在北京展出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我省此次展览不仅有国内名家的精品力作,更加入了俄罗斯作品,这是本次展览的亮点,更成为彰显中俄两国深厚友谊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展览期间还将同步开展系列配套活动。面向画院及高校专业人士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为艺术界搭建深度对话平台;针对老年书画爱好者及青少年的现场临摹与教学,让不同年龄层观众感受艺术魅力、传承红色记忆;此外,还计划搭建3D网上虚拟美术馆,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得以“云观展”,进一步扩大展览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此次展览不仅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更在深化中俄文化交流、弘扬和平正义理念上发挥积极作用,致力于让吉林地域文化特色与全国乃至国际优秀美术资源的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一场兼具历史厚度、艺术高度的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美术馆、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吉林省书画院、长春美术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