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松年 高鸿 王纪佳
9月23日至25日,吉林·四平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双辽市举办。本次丰收节由四平市委、四平市政府主办,四平市农业农村局、双辽市政府承办,四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四平市商务局、四平市玉米产业办公室、四平市文联协办。
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四平市农业农村发展辉煌成就,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振促进城乡消费,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
珍惜黑土地 守护大粮仓
金秋时节,四平大地俯瞰如画。广袤的黑土地,集汇一春一夏的蓬勃之力,托举出遍地的耀眼金黄。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四平,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丰富的农业文化。这里,山水相依,生态优美,资源丰饶,是农业发展的沃土,也是农民心中的乐园。一代又一代的四平儿女,以大地为纸,汗水为墨,绘就了一幅幅农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幸福的壮丽图景。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中奔波,在夕阳下忙碌,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意志,书写着“三农”发展的辉煌篇章。
四平拥有920万亩宝贵的黑土地资源,为国家粮食稳产保供作贡献,是四平作为农业大市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近年来,四平市委、市政府坚决守牢耕地红线、守好大粮仓,让中国人饭碗装上更多四平粮。2024年,四平市粮食平均亩产1109.9斤、全省第一,总产量98.02亿斤;今年又是丰收年,粮食产量有望挺进百亿斤,实现“二十二连丰”。
四平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针对黑土地保护立法,在全省率先打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29.92万亩,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到3.76等、比全国平均高1个等级,沟渠整治经验在东北4省区推广;打造“梨树模式”“4+X”升级版、实现适宜地区全覆盖,“梨树黑土地论坛”连续十一年成功举办,辐射带动面积达8000万亩,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635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6282个,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在省集体产权交易平台成交金额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丰收节承办工作,倾力将丰收节打造成展示“三农”向好的大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大卖场、弘扬农耕文化的主阵地,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让农民群众从丰收中得实惠、鼓干劲、享幸福。
开幕式上,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四平市“平地生香”品牌宣传片,感受四平农业品牌的独特魅力。随后,四平文旅AI推荐官闪亮登场,生动推介了金秋丰收游线路,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共享丰收喜悦,体验田园乐趣。
颁奖环节,为梨树县孤家子镇胜丰家庭农场、梨树县金田园地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梨树县连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8家企业,颁发了“平地生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六批授权企业使用牌匾;表彰了四平市大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思翰、铁西区平西乡獾子洞村村书记黄如刚、吉林省科沃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振海等四平市2025年十佳新农人;表彰了梨树镇高家村、沈洋镇后太平村、孤家子镇两家子村、茂林镇二龙山村等四平市十大特色丰收村;表彰了吉林省晟然食品有限公司、辽牧甄选农业科技(吉林省)有限公司、双辽市东盈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四平市十佳爱心助农企业。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对全市农业丰收的盛大礼赞,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集中展示。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推动四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为谱写新时代四平“三农”工作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全景展现成果 充盈农味农趣
本届丰收节内容丰富,系列主题活动亮点纷呈,全景展现四平市农业发展成果、农民鲜活风采。
金秋消费享丰收——四平市金秋丰收大集。设置平地生香主题展区、四平玉米主题展区、四平市驻村第一书记代言展区、双辽美食主题展区、直播电商展区5大主题展区共计65个展位。同时,结合乡土书画展、农民画展,开展双辽商超优品特卖会,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购买优质农产品、体验农耕文化的绝佳平台。
在金秋丰收大集现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双辽市创业联盟协会的展位前,热闹非凡。展台上,农家院玉米香气四溢,可溯源大米包装精美,林下弱碱小米、林下散养鸡蛋、家养大雁蛋各放异彩,黑花生、石磨荞面、石磨笨面、玉米面条、荞麦面条等60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采购商驻足咨询、品尝选购。协会理事长董学颖手持产品,热情地向围观群众介绍。她还现场开通直播,对着镜头向全国粉丝推介家乡特产,屏幕上订单不断刷新,网友互动留言热烈,“要两斤小米”“给爸妈买袋大米”的评论刷屏,双辽特色农产品通过“云端”走向全国各地。董学颖表示,协会一直以“电商+直播+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农产品销售。此次参展不仅是展示双辽优质农产品,还要让更多人了解家乡好物,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增收致富。
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展台前,更是人头攒动,一串串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甜玉米整齐排列,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咬上一口,甜糯的口感在舌尖散开,让人回味无穷。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往来游客递上蒸煮好的甜玉米,不少人品尝后纷纷点赞:“这玉米真甜,口感也好,不愧是黑土地种出来的好东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说:“甜玉米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品质,离不开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对绿色健康理念的坚守。此次参展,合作社的甜玉米收获了良好的口碑。”2023年,甜玉米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合作社在抖音平台销售“三北果果”品牌甜玉米,扩大了影响力。
吉林省凤姐初粮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台上,造型精巧的玉米面月饼、金黄松软的玉米发糕格外抢眼,引得市民争相品尝,不少消费者品尝后当即购买。作为国内唯一玉米主食化精深加工专业企业,凤姐初粮此次带来八大系列核心产品,其中玉米面月饼和玉米发糕最受青睐。公司董事长王舒煜在现场推介时动情地说:“凤姐初粮扎根这片沃土,坚持‘让玉米主食更时尚、更健康’理念,生产经营玉米主食化系列产品。未来,我们要把玉米主食做深做透,让更多人吃到来自四平的健康美味。”
铁西区二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展位前,蒸腾的热气裹着糯米的香甜扑面而来,刚出锅的东北黏豆包色泽金黄,吸引了很多人。“这口感软糯不粘牙,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展台上,南瓜、哈密瓜等新口味黏豆包和苏子馅黏糕成为“吸睛亮点”,合作社理事长陈丽冬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咱们‘二丫黏豆包’可是老手艺新发展!从2008年我带着姐妹创业,到2016年组建合作社,始终守着古法配方——手攥豆馅、大黄米掺黏玉米面裹皮,连蒸制都用传统大蒸锅,就是为了保持这份正宗。现在,我们有10公顷糯米基地,原材料不施化肥农药,还带动近百户乡亲增收,每户年均多赚两万多元。”
伊通满族自治县舜新念乡家庭农场的展位上,舜乡妃大米颗粒晶莹。创始人刘新宇在推介时说:“各位乡亲父老,舜乡妃大米来自伊通西苇镇的火山富硒黑土地,是用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古法耕种手艺种出来的。这米用的是连续三年拿国际金奖的五优稻四号品种,每年就产80吨,全是当年新米,吃的就是这份新鲜和健康。咱这米天然富硒,抗氧化、增免疫,老人孩子吃了都好!”现场游客听得频频点头,不少人当场下单。
电商直播话丰收——农产品电商直播,组织四平市网络达人、吉林职业工程学院师生等力量,在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直播专区,为四平市优质农产品“带货”,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
农味农趣晒丰收——农民趣味运动会。组织双辽市各乡镇街代表队参与,以“农味农趣”、易于操作、广泛参与为原则,设置特色比赛项目,展现新时代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丰收节上的趣味运动会,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来自双辽市六个街道的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共庆丰收。在“铅笔力士”项目中,选手们抱起充气巨笔,互相配合,感受着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辛苦。“动感五环”项目,四人一组,三人在外推扶直径2米的彩色气模环,一人在内掌控平衡,赛道上“滚”出欢声笑语,展现了农耕生活中练就的协作能力。最热闹的当属“8人龙舟”赛,队员们跨骑充气龙舟同时迈步,赛道上“舟”影飞驰,争先恐后。现场各个比赛项目紧张激烈,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大家在丰收的喜悦中体验着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黑土沃野看丰收——乡土书画摄影展。一方面,展出全省农民画优秀作品,展示非遗魅力,礼赞丰收;另一方面组织四平市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开展书画摄影作品集中展示,并进行现场创作。来自四平地区的70多名艺术爱好者,用笔墨丹青描绘丰收盛景,现场创作的书画、福卡、书签、团扇等文艺作品共计500多件,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走进展区,一幅幅精美的书画挂满墙,题材丰富多样,有展现黑土地上金黄麦浪、饱满果实的丰收画作,也有表达对生活热爱、对未来憧憬的书法作品。
欢歌笑语庆丰收——群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期间,连续举办了多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包括9月23日全天的双辽市秧歌大赛和当晚18时30分的四平市群众文化艺术展演梨树二人转专场;9月24日全天的双辽市广场舞大赛和当晚18时30分的四平市群众文化艺术展演双辽专场;9月25日全天的双辽群众文艺汇演和当晚18时30分的四平市群众文化艺术展演双辽专场。广大农民群众用最质朴、最热烈的方式,庆祝丰收,共享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