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在白山松水间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在磐石市红光中学校内的李红光纪念馆内,高一学生、第8批红色讲解员陈姝霏正慷慨激昂地讲述着那段荡气回肠的抗战故事。她清亮有力的声音在展厅内回荡,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走进这座以抗日民族英雄李红光命名的校园纪念馆,泛黄的历史照片、斑驳的战争遗物无声诉说着他的光辉事迹。
李红光,1910年出生,是磐石抗日游击队创始人之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杰出将领,也是杨靖宇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1930年8月,他因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1月至5月初,杨靖宇、李红光指挥部队利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成功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对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的4次大规模围剿,极大鼓舞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斗志。1935年,年仅25岁的李红光在与日寇激战中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磐石朝鲜族中学于1987年更名为红光中学校。
多年来,红光中学校持续创新红色育人模式,印制以李红光抗日故事为主题的连环画,制作红色主题书法字帖,创作《学习英雄李红光》等红色歌曲,并以此为基础编排健身操。
为了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学校还组建了由学生担任讲解员的红色宣讲团,课间时分总有学生自发来到纪念馆参观学习。“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红光中学校校长金日东介绍,学校目前已培养8批红色讲解员,他们用青春的声音讲述革命故事,让抗联精神薪火相传。
“每次讲解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仿佛亲历了革命先辈走过的峥嵘岁月。”陈姝霏告诉记者,为了做好讲解工作,她大量阅读革命先烈的故事,深入了解抗联将士的艰苦岁月。“革命先辈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努力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据悉,李红光纪念馆年均参观量超过1万人次,现已成为磐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这座浸润着红色精神的校园,正以独特的方式培育新时代的栋梁。
采访结束后,记者再次经过矗立在校园中间的李红光烈士雕像前。这位年轻的抗联将领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守望着这片他用生命捍卫的土地。操场上,孩子们奔跑玩耍的嬉戏声在校园回荡,一张张年轻的笑脸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灿烂,这一定是李红光烈士生前最期待看到的场景。
在磐石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点点微光早已化作满天星河,照亮新时代少年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