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市州·长白山

迎来沈白高铁开通新机遇——

长白山焕彩迎客来

本报记者 孙双 孙寰宇

日落长白山。

深秋的绿渊潭别具魅力。

锦江大峡谷地貌奇伟。

恩都里繁华街区。王智超 摄

公交车接驳。

在和平山地运动公园,乘UTV穿越长白山林海。

聚龙火山温泉部落。

讷殷古城。

冬季在长白山观山滑雪。

长白山湿地。

金秋九月,长白山层林尽染,景致万千。

9月28日沈白高铁开通,不仅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将为长白山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沈白高铁的开通,极大拉近了长白山和中原地区的时空距离,对长白山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近两个月的采访,记者感受到,长白山这个享誉全国的生态旅游胜地早已做好万全准备,从交通接驳到住宿服务,从环境整治到安全保障,全方位织密“服务网”,以最优姿态迎接“新高铁时代”的八方来客!

交通接驳:织密“快进网”,应急保障暖人心

“以前来长白山得转好几趟车,现在高铁开通了,从沈阳过来也就1个多小时,还能直接换乘景区的定制公交,太方便了!”来自沈阳的游客邹晓梅笑着对记者说,“长白山交通挺方便的,城市不大,环境嘎嘎好,而且要啥有啥,这次来先‘踩点’,下次肯定带家人再来。”

邹晓梅的感受,源于长白山在交通接驳上的周密部署。长白山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匹配沈白高铁带来的客流增量,全区已构建起“巡游出租+网约车+旅游包车+班线客运”的立体接驳体系。

数据显示,目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在线运营巡游出租车394辆,其中,池北区329辆、池西区60辆、池南区5辆,“T3出行”网约车已上线运营250辆。9月25日,成功引入“滴滴出行”网约车平台,配公司化运营网约车指标100个,将按照市场需求逐步有序投放。旅游包车方面,全区17户旅游包车客运企业现有车辆372辆。9月25日前,新增7座至9座商务车40辆、中型客车12辆、大型客车10辆,全力缓解旅游高峰打车难问题。

针对高铁开通后的旅客出行需求,长白山还精准新增多条线路:长白山高铁站至北景区老山门温泉专线、长白山西站—西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白溪游客集散中心定制公交、池西区微循环公交线路,新增池北区至长白县、和龙市崇善镇通边境客运班线2条。在长白山站综合客运枢纽设立北景区至延吉的旅游定制公交经停站点,并途经北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便于下山游客乘高铁返程。同时,在9月28日至10月8日期间,池北区、池西区城市与定制公交均实行免费接驳,并延长池北区2路城市公交至长白山高铁站,至此长白山池北区城市公交均可接驳高铁站,让游客下了高铁就能“无缝衔接”到景区。

“我们还制定了4项专项方案,建立应急运力储备库,一旦出现旅客滞留,能第一时间调配运力。”长白山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中秋国庆高峰期,池北区、池西区共备勤应急客运大巴40辆,网约车志愿车70台。同时,联合吉林省执法局敦化分局、安图大队在高速口、高铁站前开展专项整治,严查非法营运、恶意要价等行为,切实保障旅客权益。更令人欣喜的是,长白山管委会积极推进网约车进程,除引入“T3出行”网约车平台外,于9月25日引入了滴滴出行平台,打造交通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游客“一键出行”。

住宿服务:摸清“家底”稳价格,诚信经营护口碑

“担心高铁开通后住宿涨价?放心,我们早把‘家底’摸清了,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稳价格、保服务。”长白山管委会旅游文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耿德勇信心满满地说。

据介绍,经联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三个区、市监、公安、商务等部门摸排,全区共有床位数39225张,其中高中端酒店45家,床位数12745张;品牌连锁34家,床位数4385张;经济型酒店372家,床位数16598张;网约日租房1050家,床位数5367张。“从高端酒店到经济型民宿,各种需求都能满足。”耿德勇说。

为规范住宿市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打出“组合拳”:管委会旅游文体局组织星级酒店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严控价格异常浮动;市场监管部门则持续开展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十一”期间住宿价格总体平稳,大中型酒店价格涨幅约1倍,多数在1000元至2000元区间,小型宾馆及民宿涨幅2倍至3倍,绝大多数未超过500元。“我们还加大执法力度,夏季旅游高峰期以来,严厉查处食品类、价格类等案件,就是要让游客住得安心、花得明白。”长白山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整治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为推动住宿业规范发展,他们筹备组建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酒店业协会,“协会将搭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平台,组织培训、交流活动,还会推动会员单位发布价格承诺,从行业自律层面稳定市场秩序。”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美食节系列活动、推广长白山特色产品,并培育当地文旅业态发展。

环境整治:扮靓“颜值”提气质,细微之处见匠心

走进池北区,高铁站周边道路干净整洁,绿化带修剪得错落有致,公交站点的候车亭、座椅一尘不染——这是长白山“扮靓家园”的真实写照。

“为了迎接高铁开通,我们从8月28日就启动了城市管理攻坚,组建专班统筹推进环境整治。”池北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开展环境整治36次,出动647人次,清理90余栋楼的楼道及楼体周围堆积物;高铁站及周边机械化洗扫频次从每天2次至3次提升至3次至4次,保洁时间延长至6时至21时,还专门制定落叶清理方案,确保路面无堆积。

绿化美化同样下足功夫:在沈白高铁沿线、建封路等仪式现场周边,修剪草坪约7.4万平方米、绿篱6480平方米;对教堂、滨河路、长白山大街等行车路线的绿地修剪约4.9万平方米、绿篱1.9万延长米;忍冬停车场、碱水河湿地公园等区域的乔木、灌木也得到精心养护,让长白山“步步是景”。

市容管理上,池北区持续发力:清理门前沿街乱堆乱放75处、各类条幅25处、广告灯箱早餐牌85处,整治占道经营150起,清理建筑垃圾35处;排查出260余台僵尸车,已按程序清理95台;对棚户区北外环高铁左侧3处房屋进行加固,确保区域环境整洁有序。“我们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错时工作、延时执法,就是要让游客一来就感受到长白山的干净、舒心。”池北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景区服务:升级“软硬件”,贴心服务暖旅途

“原本担心高铁开通后景区人多会拥挤,没想到体验这么好!官网预约方便,排队检票也快,还有专门的候车休息区,细节做得特别到位。”来自河北的游客徐俊玲在北景区集散中心告诉记者,她举起手机展示购票记录:“微信上的‘长白山一机游’小程序用起来特别方便,而且买票很安心,不用怕买到黄牛票。”

徐俊玲的良好体验,源于长白山景区的“软硬件”双升级。“针对高铁开通后的客流增长,我们早早就启动了服务预案。”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景区运营部副总经理赵玉东介绍,景区新增多辆摆渡车,在集散中心、换乘点新设2处候车区,可同时容纳千余名游客休息;组建安全运营、道路保障、清雪防护、物资运输4支专项保障队伍,配备10余台清雪设备和40名防护人员,“哪怕遇到极端天气,也能确保道路畅通、游客安全。”

硬件上,长白山景区进行了“全方位体检升级”:集散广场地面全部修缮硬化,新增遮阳避雨伞和冷风机,无障碍通道从入口延伸至候车区,服务台摆放轮椅、助行器供免费使用;卫生间加装50个安全扶手、新建14间打包卫生间,温泉景区专门增设厕位,解决“如厕排队难题”;主峰B线登山道新增100米无障碍通道,近千平方米平坦观景区扩容,让游客能“慢慢赏景”。

软件服务同样贴心:景区集散中心入口处设无障碍和爱心专用通道,工作人员主动搀扶老年游客;散客预检通道从4个增加到8个,高峰时段检票速度提升一倍;各观景平台、换乘中心都有引导员提供咨询,卫生间外的饮水机全天候供应热水,自动售卖机摆满零食和生活用品。“长白山景区这服务挺到位的!相当‘盖’了!”来自北京的游客崔嘉宁笑着说,她和同伴坐在瀑布景点的休息凳上,手里拿着热气腾腾的温泉煮鸡蛋,“听着瀑布声,吃着溏心蛋,太惬意了!”

恩都里休闲度假商旅社区也成为游客新选择。“自6月13日开业以来,恩都里接待游客已突破百万人次。”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划事业部负责人鲁超楠介绍,“十一”小长假他们将打造“国潮奇妙夜”,2025至2026年雪季还会推出“我猫冬生活第二季”,带来更多冰雪娱乐产品,“让游客不仅能赏景,还能体验丰富的文旅活动!”鲁超楠笑着说。

安全保障:织密“防护网”,万无一失护平安

“请大家注意脚下安全,天池观景平台人多,不要拥挤!”在北景区主峰观景台,公安民警与景区安全员组成的联合巡逻队正在执勤,不时为游客指引方向。

据介绍,长白山公安局成立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围绕游客密集区域,加大安全检查和警力投放,延长警务室警力在岗时长,全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在长白山高铁站出站口、G331国道重要节点、各景区景点,设立公安宣传服务点,安排民警值守,主动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安全提示等服务,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困难诉求,让游客在抵达长白山后第一时间感受到长白山公安的贴心服务。

同时,长白山公安局还会同文旅、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紧盯“吃、住、行、娱、购”等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和隐患清理整治,及时发现处置涉旅违法犯罪、调解涉旅矛盾纠纷,确保群众行得舒心、游得安心、玩得放心。

针对游客可能遇到的问题,长白山公安局也提前准备:“110”全量接收涉旅警情,与“12345”联动,还定制31.2万瓶反诈宣传矿泉水向游客发放,“既宣传反诈常识,也推广长白山优质矿泉水资源。”长白山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长白山公安全警动员,定人定岗定责,明确工作纪律,确保长白山旅游安全无虞。

消防安全同样不放松。9月8日,长白山消防救援支队深入高铁站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结合车站运营特点讲解火灾预防、灭火逃生知识,剖析典型案例,还现场教授灭火器、消火栓使用方法,邀请工作人员实际操作。“我们还对高铁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了核对检查,确保措施完善、责任落实到位。”长白山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车站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为高铁开通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展望未来:蓄力“新机遇”,文旅发展谱新篇

“沈白高铁开通是长白山文旅发展的‘黄金机遇’,我们不仅要做好‘当下保障’,更要谋划‘长远发展’。”长白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长白山北景区天池登山廊道、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2026年“五一”前建成运营,“项目投用后,天池景点日接待能力将提升至4万人次以上,景区综合承载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长白山还将持续聚焦游客多元化需求,深度挖掘自然文化资源,丰富文旅业态。持续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安图县、抚松县的会商研判,实现信息互通,全面提升大长白山旅游服务品质。“我们要让每一位乘高铁而来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长白山的美景与温暖,让长白山成为大家来了还想再来的旅游目的地。”

9月28日,沈白高铁已鸣笛启航!长白山盛装以待,迎接属于它的“高铁时代”!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