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三千多公顷弱碱水稻迎来丰收。穗头低垂、稻香弥漫,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在这丰收画卷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默默滋养。
林海镇种植大户贾江站在田埂上,望着轰鸣的大型农机露出笑容。几年前,他还在为承包新地的资金发愁。转机出现在邮储银行长庆支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深入田间完成贷前调查后,仅用五天就将50万元“产业贷”资金送到他手中。如今,他的种植面积已扩大到65公顷,大型农机在田间轰鸣,奋斗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六十公里外的洮南市福顺镇,村民许光明也刚收到25万元信贷资金。从最初的几万元联保贷款,到如今凭借良好信用获得信用贷款,他的种植规模稳步扩大。他还主动成为乡村金融知识的传播者,向同村乡亲分享经验。
而此时,洮北区林海镇二农场的负责人高山的“生意经”也越念越活。信用贷款让他不再“单恋”水稻,酸菜加工、白酒酿造等新产业搞得风生水起。一棵白菜、一粒稻谷,现在都能“吃干榨净”!更重要的是,经他推介的三十多户农户累计获得信贷支持500万元,形成了“好信用带来好前景”的良性循环。
金融“活水”不仅浇灌田地,更流向产业链的每个角落。当地一家米业公司负责人王玉龙,至今记得2020年那个“惊心动魄”的收购季:“粮食堆成山,就等钱下车!”关键时刻,500万元信贷资金及时到位,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公司要扩建,银行又送来“担保公司贷款+U粮益贷”的“金融套餐”,900万元授信额度让他底气十足:“这回,咱们要带着白城大米,闯更大的市场!”
秋风又起,稻浪翻滚。黑土地上,金色的不仅是稻谷,更是村民越来越有奔头的日子。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正让这片沃野上的每一个梦想,都“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