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岁月的灯火幻化出泛黄的创刊号,1945年晚秋那个油墨初凝的晨曦,已然为关东大地镌刻下一枚温暖的印记——《吉林日报》。自此,以笔为犁、以墨为铧,深耕白山松水沃土,八十载春秋不辍。
今年10月10日,分外不同,在全国省级党报中较早创刊的《吉林日报》,迎来了80岁生日。这不仅是一段历程的节点,更是一次崭新的起点。此刻,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热血与坚守的不凡岁月。
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吉林日报》应时而生,始终与前线战场同频共振,传递胜利捷报,凝聚民心士气。我们深入贯彻“全党办报”方针,紧密依靠各级党委,广泛培育通讯员队伍,建立遍布城乡的通讯网络,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办报,让这份报纸真正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日报》迎来崭新篇章。我们以笔墨见证历史:开国大典的庄严盛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怀激烈、“一五”重点工程的恢宏画卷……一字一句,皆是对时代的深情记录,更是对主流价值的坚定引领。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吉林日报》敢为人先、锐意改革,率先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实现电脑排版与胶印技术革新;更在全国省级报纸中首开自办发行先河,发行量创历史新高。2001年,以《吉林日报》为龙头的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应运而生,形成11报3刊1手机报的传媒矩阵,筑牢党报主体地位,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从抒写“春天的故事”的吉林实践,到聚焦改革浪潮下的吉林探索,再到展示边疆近海省的开放风采,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吉林日报》总是以最敏锐的视角、最深情的笔触,将吉林大地的脉动传至全国,让吉林故事在时代的画卷上熠熠生辉。
时代洪流奔涌不息,媒体格局天翻地覆。进入新时代,《吉林日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顺应时代要求,把握传播规律,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锻造主力军,守好主阵地,挺进主战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拥抱变革:
自觉擎旗定向,胸怀大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重大议题上旗帜鲜明,在舆论斗争中激浊扬清,持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矢志融媒深拓,破壁开疆。打通纸端网端传播链路,实现内容“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平台跳转”。倾力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让“吉林声音”突破纸墨的藩篱,激荡云端,《吉林日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融合中淬炼升华,挺进主战场、守好新阵地的足音更加铿锵。
八十年,是铅火淬炼的厚重史卷,亦是面向未来的崭新起点。从烽火中走来,在改革中壮大,于融合中新生——《吉林日报》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坚守党报本色,彰显地域特色,持续推进内容、版式与传播渠道创新,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群众满意、业界认可的“大报”“好报”。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初心如磐,信念如铁。我们将继续以铅火丹心熔铸担当,以融潮逐浪的锐气开拓创新,让党的旗帜在思想的高地永远飘扬,让吉林振兴的壮阔史诗在我们的笔端和镜头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八秩春秋,温故而新;万里前程,步履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