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T36版:新时代 新报答

从吉林大路沿线看长春市二道区——

大道赋能 蝶变升级

本报记者 孙红丽 刘巍

近年来,二道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优化全区环境。图为劳动公园俯瞰。

“高效办成一件事”让政务服务贴心更暖心。图为工作人员现场耐心指导居民办理业务。

二道区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图为人们在伊通河畔蜿蜒的绿道上骑行,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路畅兴业惠民。图为东盛大街与吉林大路交会。

大道蝶变焕新。图为二道区主干道吉林大路沿线。

七点二十分,晨光洒满街道,长春市吉林大路已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第一国际写字楼里,不少工作人员陆续到岗,商务活力悄然启动;向东望去,滨河东区建设工地塔吊臂展舒展;劳动公园门口,老人提笼出园,鸟雀轻鸣揉进晨风……光影交替间,这条横贯二道区的城市主干道正缓缓苏醒,见证着区域经济、民生与文化的蝶变升级,犹如一条涌动的“发展横轴”,诉说着二道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赋能发展强引擎:

楼宇经济与项目建设协同增效

从早到晚,无论冬夏,吉林大路始终车流如织、人声鼎沸,沿线高楼鳞次栉比,玻璃幕墙熠熠生辉——这幅充满活力的城市画卷,正是二道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向东而行,第一国际、力旺玺都国际等21栋现代化商务楼宇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达112.1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内,1630家企业扎根成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

“这些矗立的楼宇,既是‘竖起来的产业园’,更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二道区商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依托吉林大路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该区域聚焦数字经济、现代商贸等重点领域,招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吉森春城就是其中之一,其引入的维也纳国际酒店、丽怡酒店,将有效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极。

从沿线楼宇的“点上突破”,到全域经济的“面上开花”,二道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攀升至19.1%,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同时,中拓模塑等13家企业成功入选省“智改数转”项目库,数字化转型成为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城市更新的“助推器”。在吉林大路北侧的滨河东区,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机器轰鸣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成奋进的乐章。绿城・桂语听澜项目已完成主楼外立面装饰、户内湿作业施工,2025年底将实现全面交付;绿城・晓风映月项目首开月即斩获3.65亿元销售额。“我们以‘一带三轴双界面’规划为核心,全力将滨河东区打造成集生态、商业、人居于一体的城市新引擎。”东城集团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

政务服务的“软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硬支撑”。今年6月中旬,吉林真诚科技有限公司遇到了一件急事:他们线上申请的一项业务已经审批通过,急需使用新的营业执照,可偏偏当天人手紧张,抽不出员工前去领取。就在企业为此发愁的时候,二道区政务服务中心驻企服务办公室及时伸出了援手。办公室迅速启动上门服务机制,派出两名工作人员,仅用一小时就将变更后的执照送到了企业手中。这份“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让企业负责人连连称赞:“上门服务机制真是太及时了,帮了我们大忙!”

这只是二道区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在二道区政务服务中心内,“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区格外热闹,现阶段新生儿出生、校车审批等49项“一件事”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其中39项可全程网办。“我们把‘企业跑’变成‘数据跑’,仅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就已办理216件,位居全市前列。”二道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拓展“一件事”场景,让营商环境成为二道区最亮眼的“名片”。

普惠民生增福祉:

幸福指数与文化魅力交融共生

“以前电梯经常坏,我这腿脚不好,爬楼得歇好几回。现在的新电梯稳当又快捷,还带语音报站,真贴心!”桃花苑居民王大娘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二道区的奋斗目标,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聚焦群众最关心的“电梯难题”,2024至2025年,全区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对亚泰桃花苑、吉盛高层等10个小区的177部老旧电梯进行更新,目前已有40部交付使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开展以来,二道区紧盯群众需求“最后一环”,通过市区协同、部门联动、属地服务等举措,将工作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实际成效,聚焦四大方面突出问题,完成整改问题446余个,让“民生承诺”变成“群众认可”。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二道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多点开花。构建“区级统筹、街道联动、社区扎根”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54个社区助餐点解决“吃饭难”,1100余万元高龄津贴惠及8000余名老人;坚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推进30余所学校办优办强、近4.4万名学生全面发展。就业方面,“15分钟就业服务圈”覆盖全区;医疗方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道分院全面开诊,切实为长春东部群众提供三甲医院同质化服务。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沿着吉林大路向东,长拖1958文创园的红砖外墙格外醒目。这座由1958年建成的长春拖拉机厂旧址改造而来的园区,如今已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客流超过1650万人次。园区内已有18家吉林省首店及旗舰店落地,这里已经成为“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的生动写照。

文化的浸润还体现在二道区打造的“东城印象”特色文旅品牌活动中。“东城印象”承载着二道区独特的城市魅力与文化内涵。在“东城印象”的框架下,近年来二道区依托区位优势,联动长拖1958、“和顺里”等特色街区,形成“工业遗产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等精品路线;推动吉柴文化广场、雪驰山旅游度假村、“锦八里·广德烤街”等一批富含城市记忆、历史气息的区域“网红打卡地”。

目前,二道区持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东城印象”文化品牌深入人心。

更新城市促宜居:

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同步提升

家住东盛街道的李宪大爷今年72岁,每天早上雷打不动要去劳动公园遛弯。他指着园内的“荷塘月色”景观——人工湖南侧的“弯月”装饰倒映水中,北侧的“月球”装置与灯光秀交相辉映,感慨道:“这哪是公园,简直是咱老百姓的‘后花园’!”

劳动公园的蝶变,折射出二道区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的成果。公园重新规划安静观赏区、亲水活动区等六大功能板块,水域面积占比达到32%,成为市民休闲纳凉的理想之地。

每日的清晨与黄昏,与吉林大路上车流相伴的,还有两侧微风拂过的绿荫。在这条“黄金动脉”上,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活力脉搏,更是一条涌动的生态廊道。

春季清河行动中,“河小青”志愿者分组清理东新开河沿岸;凯利五金城西侧民乐小区周边背街小巷地下雨污排水管线布设完成2000余米;今年春植期间,东新路东段完成乔灌木补植400余株……近2年,二道区新增绿化面积6.82万平方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图景逐步在此显现。

近年来,二道区持续推动城市更新,一批承载岁月记忆的老旧小区正悄然焕发新颜。2024年以来,全区已完成改造老旧建筑总面积达10.83万平方米,通过精细化提升,民乐小区、烟厂宿舍等一批老小区实现了从“老旧破”到“宜居美”的华丽转身。与此同时,城区交通脉络也在不断延伸。作为内通外联的重要通道,东南湖大路正式竣工通车,烟长高速电力迁改工程全面告捷。全年新增道路17.7公里、市政管网21公里,更令人振奋的是,困扰市民长达11年之久的东荣立交“通车难”问题终获解决,实现全线贯通。

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增强了城区的承载力和便捷性,更推动了人居环境持续向好。一个更畅通、更绿色、更宜居的城区正款款走来。

道路延伸处,便是城市繁荣生长的方向。这条见证变迁的主干道,不仅是二道区的“交通轴”,更是“发展轴”“民生轴”“文化轴”。从经济繁荣到民生幸福,从文化传承到治理高效,二道区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行,书写着北国春城的崭新篇章!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