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色彩斑斓。
秋日里的长春市绿园区,处处激荡着实干争先的奋进力量。
城区在改造中蝶变,民生在发展中增惠……今年以来,绿园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办实事,一心一意解民忧,以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升级、园林绿化提质为抓手,多点发力、精准施策,用一系列实打实的建设成果,一步步将“民生账单”转化为“幸福清单”,让堵点痛点蝶变为幸福支点。
看住房——
从“旧貌”到“新颜”
“楼顶防水刚做完,单元门也换成崭新的,楼道的墙面更是做了修整和粉刷,哪哪都敞亮,哪哪都顺心。”居住在绿园区西安大路2800号院居民尹跃刚说,在改造过程中,政府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哪里需要重点改,就立马落实,哪里不满意就调哪里。”
老旧小区承载着居民的生活记忆,却也因建成时间久,面临设施老化、功能缺失等问题。今年,绿园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22个小区,惠及4368户居民,改造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中,西安大路2800号院的蜕变,成为该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范例。
在采访中绿园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安大路2800号院已有20多年“房龄”,小区逐渐陷入“设施老化、功能衰退、居住体验下降”的困境。为切实解决该小区居民的“心头难题”,绿园区将其纳入到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此次改造涉及8栋住宅楼、422户居民,总建筑面积约38811平方米。在施工进程中,施工队积极破解场地狭窄、管线复杂等改造难题,通过打通管线迁改等关键堵点,顺利完成治理工作。
如今的西安大路2800号院已焕然一新,建筑外立面全面修缮,老旧雨水管道统一更换,35米新排水沟与改造后的污水管线形成高效雨污分流系统,雨季排水能力大幅提升;5300平方米新建路面与2800平方米铣刨罩面让小区道路平整美观;新增的两个停车场提供141个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西安大路2800号院的“焕新”,只是绿园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处缩影。
采访得知,绿园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标尺,通过精细化施工破解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功能缺失等痛点,既改善基础人居环境,又保留社区原有温馨记忆,融入现代生活便利设施,实现硬件升级与情感延续的双重统一。
街头巷尾,那些悄然蜕变的老小区,不仅是镌刻在城区发展蓝图上的理念,更是绿园的生动实践。
看道路——
从“畅通”到“提质”
道路是城市运行的“血脉”,既关乎交通出行效率,更影响区域发展活力。
“现在开车行驶在西安大路、西四环路、站前街,这里的道路宽阔整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说起发生的变化,出租车司机刘岩赞叹不已。
刘岩所说的变化,正是绿园区治理道路的有力之举——
为确保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周边基础设施改造与区域发展需求深度契合,今年绿园区以精准施策为主要抓手、系统布局为统筹纲领,围绕“道路功能提质”与“商业街活力焕新”两大核心任务,构建靶向清晰、协同高效的改造体系,实现功能保障与民生需求双满足。
在航展周边道路改造中,绿园区先对既有道路开展全面勘察评估,建立问题台账动态更新,积极对接长春市建委,改造19条道路,工程累计完成道路罩面76.93万平方米、路缘石维护5.8公里、照明器更换302套,构建起“外围疏导-核心直达”的交通网络,以西安大路、西四环路为“主通道”衔接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入口,16条次干道形成“微循环”分流车流,同时优化与万福街、乐园路的连接节点,增设指引标识,实现“观展+休闲”无缝衔接。
同时,绿园区充分依托万福街与乐园路“垂直分布、辐射面广”的空间优势,以错位发展、互补共赢为原则精准规划业态布局。乐园路聚焦航展期间夜间经济消费需求,整合现有餐饮资源打造特色烧烤主题街区,通过统一风格装饰、规范经营秩序,形成兼具烟火气与体验感的夜间消费场景。
万福街则围绕“全龄段、多维度”服务定位,重点补充购物零售、亲子互动、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与乐园路形成“餐饮主力+综合配套”的业态互补格局。这种差异化规划既精准承接航展游客的即时消费需求,又满足本地居民日常生活服务所需,有效激活街区商业活力,实现一时保障与长久繁荣的有机统一。
居住在万福街的居民李先生和记者惬意地拉着家常。他说:“我在这住了十几年,许多公共设施老化。但经过改造后,小区环境越来越好、设施越来越完善。”李先生笑着说。
记者还了解到,为保障改造成效长效化,绿园区建立“建设—运维—服务”衔接机制。市政部门定期巡查维护道路设施,利用智能交通系统监测路况、疏导拥堵;制定商业街管理规定,联动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规范经营秩序,设立游客服务点解决群众诉求,确保“改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看环境——
从“增绿”到“添彩”
绿色,正成为绿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前一段时间,绿园区同心湖公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凤头鸊鷉和白骨顶鸡,明媚的阳光中,水鸟翩翩起舞,绘就出一幅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同心湖原名大隋水库,经过修建改造成为了如今的同心湖公园,开园至今,它正一点点蝶变为长春西部的生态明珠。
一直以来,绿园区秉持“精细化养护、品质化提升”理念,从街路绿化、航展保障、线路整治、公园优化、节点彩化五个维度发力,为城市绘就生态画卷。
在街路绿化提升中,绿园区通过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消裸修复等精细化措施,夯实绿化基础;航展绿化保障期间,严格按照一级养护标准,完成3.92万平方米裸露地面治理与树穴覆盖,治理杨柳树飞絮3276株。检修维护青林路、正阳街等重点街路围栏3500余米。
针对54路、55路沿线绿化,绿园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修剪乔灌木、绿篱与草坪,提升景观精致度。在54路沿线实现绿化消裸全覆盖。
绿园区以“精耕细作”为核心,全面开展锦江公园、林园公园精细化管护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树木折枝、枯死枝及落叶等绿化垃圾、清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我每天傍晚都来公园散步遛弯,当初选择在这附近买房子安家,就是想着依公园而居。”居住在锦江公园附近的居民蔡运库说。
此外,绿园区还对14处重要节点开展彩化工作,按照“增绿量、提品质、添色彩、精管理”思路,实地踏查制定方案,选用花期长、色彩艳、抗性强的花卉,搭配南方绿植与周边乔灌篱草,打造主题鲜明的景观节点。
城市的终极价值,在于让生活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与尊严。绿园区这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实践,从来不是孤立的改造工程,而是一场关乎城市肌理修复、民生福祉升级、区域发展赋能的系统性变革。
改变没有停止,改变正在进行。天蓝、地绿、水净、路畅、景美,未来的绿园,不仅有拔地而起的发展高度,更有俯身为民的民生温度,也必将成为长春城市发展版图中一座兼具实力与温情的幸福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