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T50版:新时代 新报答

永吉县:

三链同构聚合力

本报记者 李婷 丁美佳

永吉县“丰”景如画。

永吉县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现场。

3.2万吨日采选矿工程改扩建项目现场。

金洪汽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专注作业,忙碌有序。

永吉县稻田图景。

金秋时节,永吉大地热潮涌动。重大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车轰鸣,企业车间生产线高速运转、日夜不息,黑土地上稻浪翻滚、丰收在望……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松花江畔徐徐展开。

作为长吉一体化关键节点、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一方阵县,永吉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锚定“产业强县、农业富民、环境立县”目标,以项目建设筑牢经济根基,以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以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底盘,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新篇章。

项目为基强引擎

招商引智激活力

秋日的永吉大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走进永吉经济开发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总投资10.2亿元的大黑山3.2万吨日采选矿工程改扩建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高锁山正带领团队进行设备调试,“目前所有设备安装完毕,进入最后调试阶段,2026年全部释放产能后,年可新增产值7.1亿元、税收2.4亿元,能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这是永吉县以高质量项目推动经济跃升的生动缩影。

在位于永吉开发区的瑞尔康隐形眼镜生产基地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可新增产值5.9亿元,税收5700万元。”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永吉县深谙此理,坚持“招商为先、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

机制创新打好“主动仗”。永吉县建立重点项目推动机制,逐个项目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通过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和挂图作战的方式,加速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县领导定期开展项目踏查活动,在全县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科学谋划凝聚“动力源”。永吉县紧贴国家战略方向,谋划储备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谋划大学城商业配套开发、体育运动公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立足资源优势,谋划巨龙谷超级滑雪区、双龙国际滑雪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初步梳理谋划259个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522亿元。

全面保障当好“服务员”。永吉县建立重大项目常态化督导服务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定期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与银行搭建沟通桥梁;强化部门联动,优化土地报批、规划审批和手续办理流程,大幅缩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间。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今年1-8月,永吉县新引进签约落地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达1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当地梳理全县闲置资源建立台账,编制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实现了从“广撒网”到“精准捕”的转变。“十四五”以来,通过“领导带头招商+区域招商+以商招商”模式,永吉县累计“走出去”120余次、“请进来”140余次,仅2020年至2024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就达20个,总投资高达240.39亿元。

服务为本优环境

精准帮扶解企忧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培育之土,是经营主体生命之氧,永吉县深谙优化营商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一项项务实的服务举措。

“多亏永吉县的应急供热工程,我们的雨刷器刮臂生产项目才没耽误工期!”金洪汽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郑颖的感慨,道出了永吉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温度。

2023年,项目建设恰逢供热期,永吉县迅速实施应急供热工程,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今年,永吉县又投入90万元,为企业新能源汽车部件涂装项目改造燃气电力设施,解决扩产难题。“他们还积极协助我们争取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和财政补助。在永吉县的准帮扶下,企业已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绿色工厂,年产值突破3亿元。”

这样的“雪中送炭”在永吉县并非个例。瑞尔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落户永吉以来,永吉县提供了全方位支持。2020年,为企业在双创基地量身定制9600平方米的厂房,使产能由年产3000万片增加到年产1.5亿片;2023年,又为企业提供2.5万平方米土地进行厂区扩建,助力企业产能进一步提升至年产4.5亿片。

“用工难曾是大问题,永吉县通过各种平台发布用工信息、举办招聘会,近两年帮助我们招工500余人。”瑞尔康公司负责人王瑾告诉记者。永吉县还推动企业与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打造人才实训基地。

凌远科技有限公司则体验了永吉县的“量身定制”服务。为支持企业TBM刀具生产线的高端智能化升级项目,永吉县2022年申请2亿元专项债,为企业量身定制建设隧道装备产业园,协调电信部门入园服务,实现网络全覆盖。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为企业提供4万平土地建设高新装备产业园区,并投入300万元用于配套电力设施改造,为企业用电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没有永吉县的精准支持,就没有凌远科技的今天。”公司负责人张凌感慨道。目前,企业制造的TBM刀具的高性能重载圆锥滚子轴承,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优质营商环境的背后,是永吉县“九解一协调”机制的坚实支撑。今年以来,永吉县累计解决企业诉求477件,全县164名“企业知心人”包保164户企业,均已完成“一企一策”画像制定,明确企业发展需求、潜在难题及帮扶方向,进行靶向服务。永吉县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农业为根筑根基

三产融合促振兴

在永吉县万昌镇水稻种植基地,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禾谷丰合作社负责人张帅操控着无人机巡田,“我们用‘星天地一体’数字农业系统,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可视,加上黑土地保护和鸭稻共生模式,亩均产量提高10%,大米能卖到每斤8元多。”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永吉县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构建“全链式”现代农业体系。

“万昌大米”是“吉林大米”产业的金字招牌。依托北纬43°黄金水稻带、松花江源头活水、东北黑土地等优势,永吉县围绕万昌大米产业集群建成18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稻田,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合作建立粳稻试验基地,引进瑞士布勒加工设备,实现“智慧种植、精细加工、溯源管理”。如今,“万昌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三重保护,品牌价值达66.7亿元,远销北上广深,成为北大、清华等高校及航天员专用米。

不止大米,永吉县还打造了“三大产业长廊”:302国道沿线的功能性水稻、紫苏长廊,202国道沿线的人参、葡萄长廊,206省道沿线的林果长廊,总规模18.2万亩。其中,永吉紫苏占据韩国消费市场70%份额,“永吉柞蚕”种源占全国70%,培育出29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园艺特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

三产融合让乡村振兴更有活力。永吉县依托卓远温泉、水木年华亲子营地等IP,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引进归耒、一壶山房等特色民宿,2024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收入增长12.5%;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股金+租金+薪金”利益联结,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以上;建成90.5万亩高标准农田,占基本农田面积76.69%,农业现代化核心区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100%,科技进步贡献率65%,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长,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站在新起点,永吉县正以项目建设强支撑、以营商环境优服务、以现代农业富百姓,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贡献永吉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