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T51版:新时代 新报答

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保护传承之路——

从革命摇篮到精神高地

本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丁美佳

磐石市石虎沟整党整军地广场。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

丰收时节,磐石大地稻浪飘香。

磐石取柴河灵芝产业园。

大美磐石。

磐石,这座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红色印记的东北小城,其境内的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正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也是东北抗日联军诞生的摇篮。

近年来,磐石市在省委、省政府和吉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红色引领、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整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历史作用,扎实推进其保护利用与精神传承工作,持续提升东北抗联创建地的影响力。

目前,红石砬子遗址群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功能最齐备的抗联遗址群。

2023年,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获得“第四届(2022)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荣誉;2025年8月,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

峥嵘岁月:东北抗联的红色摇篮

红石砬子山属长白山余脉、哈达岭支脉、库勒岭山脉,海拔878.7米,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它与伊通、东丰、海龙三县接壤,南距磐石城区20公里,西北距长春市120公里,正北距吉林市100公里。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的创建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建军地。

1930年5月,中共磐石临时县委在红石砬子山及西玻璃河套一带,建立起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根据地。“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磐石中心县委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抗日斗争,红石砬子根据地随之转变为抗日根据地,磐石赤色游击队改编为磐石工农反日游击队,成为南满地区率先举旗抗日的力量。随着抗日斗争推进,磐石中心县委及游击队亟需一处隐蔽、安全且固定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以解决对外联络、伤病员休养治疗及物资储备等关键问题。

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军委代理书记、巡视员杨靖宇抵达磐石后,将县委机关、红军南满游击队总部及后勤部门均设于红石砬子山。他们依托当地有利环境建立医院、铁匠炉、报社、枪械所、指挥所等核心设施,进一步巩固并扩大根据地,最终形成以红石砬子山区为中心,与西玻璃河套、葫芦头沟、石虎沟、驿马泊子相互呼应的块状根据地。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杨靖宇以其为大本营,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开展游击战,先后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并积极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持续发展壮大。

1933年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在根据地猪腰岭成立。此时,部队已扩至2个团、1个政治保安连,共400余人,加上各区的自卫力量,总兵力超1000人。根据地群众组织同步发展,农协会员达500多人、儿童团员150人、反日会员2000名。

此后,以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为核心,南满抗日游击区逐步开辟,先后领导磐石、伊通、双阳、桦甸、东丰等24个县域的武装抗日斗争,将抗日火种燃遍南满大地,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传承保护:让革命文物有效利用

自1958年吉林大学历史系与吉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红石砬子遗址开展考古调查起,其承载的厚重历史逐渐为世人熟知。此后该遗址保护级别不断提升:1960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升为吉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磐石市深入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顶格统筹、极限推进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等工程,并积极争创国家级抗联遗址公园,全力打造东北抗联精神重要标识地。

202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五年考古计划(2021—2025年),这也是国内首次对东北抗联遗址国保单位进行发掘。

根据考古调查发现,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根据地理地貌可分为13个区域,其中八家沟、姚家沟、二趟沟等为核心区域。为系统性展示遗址的历史风貌与功能分区,当地规划并分步实施了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

截至目前,吉林省考古队在32平方公里的红石砬子山区,已调查核定出生财沟、红五月等13个具备核心指挥、生产防御、军事战斗功能的抗联遗址地理单元分区,发现遗迹点3300余处;对八家沟、姚家沟、二趟沟等区域主动发掘5000平方米,清理出带火炕房址、地窨子、战斗工事等40余处,出土陶瓷生活用具、铁制生产工具及刀、子弹等遗物900余件。这些考古成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东北抗联密营形制特点,结合历史文献与参与者口述,为东北抗联密营的成立背景、使用与废弃年代等研究提供重要学术依据。

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通过制定《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签订《统筹推进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利用合作协议》等方式,为红石砬子遗址考古发掘与景区设施建设提供顶层设计。2024年7月,吉林省委编办批准磐石市成立“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中心”,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为全力推进遗址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2024年9月,国家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在磐石召开。

在强化遗址核心区保护的同时,磐石市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全力完善遗址公园的配套服务功能。他们通过成功争取多项国家级专项资金,并配套自筹投入,重点推进了遗址东西门服务区、生态停车场、连接道路的新建与改造,以及周边村屯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为未来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当地注重红色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开发特色产品、打造商业街区、引进酒店项目等,着力构建完整的文旅服务产业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磐石市在深入挖掘遗址历史价值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早期抗日武装与根据地重要策源地的历史地位已获得权威部门明确认定。以此为基础,磐石抗日斗争纪念馆以丰富实物史料实证磐石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与此同时,以遗址为依托的红色培训、研学旅行、宣传推广活动蓬勃开展,社会反响热烈。

红色引领:抗联精神的时代赓续

昔日英雄血染地,今天振兴再出发。这片黑土地,曾流淌过抗联热血的壮歌;如今,又勃发着抓发展、抓产业、抓民生的壮志。

近年来,磐石的工业经济、生态农业、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如今,工业经济稳中向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文旅事业如火如荼,民生保障日益加强。

今年上半年,磐石市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完成投资8.8亿元;接待游客158万人次,文旅收入9.48亿元;总投资6920万元的“十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125个农村庭院建设试点扎实推进;累计投入资金9.12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36个,一站式办结各类民生诉求6750件次。

近年来,磐石市坚持“守信重质,坚如磐石”理念,聚焦“磐石千塘”品牌打造,着力构建“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品控保障”三位一体发展体系,严格品控及全程可追溯管理,推出首批30款“磐石好物”,让“磐石千塘稻”“磐石锦绣海棠”等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目前,“磐石千塘”系列产品产值达13亿元,带动1.35万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2025年,磐石持续完善民生保障,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同时,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责任,实施庭院经济奖补、公益岗开发等产业就业支持举措,保障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曾经,这里是抗联将士“捐躯赴国难”的战场;如今,这里已成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百姓幸福的振兴热土。抗联精神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融入血脉的动力,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磐石新时代奋进之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