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层林渐染,承载“千年古都百年县”厚重底蕴的敦化市,正以40余项国家级荣誉为底色,铺展文旅融合的丰收图景。今年上半年,391万人次游客踏足这片土地,同比增长13.14%;48.4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入账,同比增长12.7%——两组攀升的数据,恰似秋日里饱满的稻穗,印证着这座古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文脉守护 让千年故事可触可感
走进敦化市历史博物馆,1800平方米的展厅内,300余件历史文物静静陈列,从古朴的石器到精美的陶瓷,每一件都在诉说着当地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过往。讲解员韩慧明站在“华夏根脉・东疆相承”展区,眼神坚定而温柔:“从夏商周到民国,这里的每一段记录,都藏着各民族群众相拥而行的故事。”
2024年7月9日,这座经过改造升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开门迎客。翔实的实物、逼真的场景、生动的解说,不仅全面呈现了敦化市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历史的变迁,更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先生在一幅民族交往历史画卷前驻足良久:“在这里,我真切触摸到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温度。”
这份“可触摸的历史”,源于对文脉的执着守护。敦化市251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珍珠,被“一文物一档案”动态数据库精心串联。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六顶山古墓群自2009年起持续升级基础设施,斑驳的墓群本体得到修缮,如今已成为人们探寻渤海国历史的重要窗口。2020年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的敦化市烈士陵园,则在不断完善中成为红色教育主阵地,让红色基因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生。
从渤海国的千年遗存到抗战时期的红色记忆,敦化市始终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厚重的历史“近”起来,为文旅发展筑牢了文化根基。
非遗创新
让古老技艺点亮当下
“鏊子温度220摄氏度,米浆倒下去35秒就得翻面。”敦化市长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董事长陈长有的语气里满是对技艺的较真。73厘米直径的大鏊子上,米浆转瞬就变成薄可透光的煎饼。他指着包装上印着的笑脸:“那是我闺女芯瑶,打小就跟着我守着鏊子,现在成了咱家煎饼的‘代言人’。”
作为敦化市非遗美食的代表,长有煎饼始终坚守“甄、新、好”三字铁律:主粮储存不超20天,杂粮5天内必须用完,新鲜蔬菜3小时内入产,质检员常年奔波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只为挑选最优质的原粮。如今,300余套先进设备让煎饼年产量达7128万张,近百种风味远销16个国家;集生产、研学、游玩、体验、观赏、贸易于一体的文化园区每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人们在亲手摊、包装煎饼的互动中,品味“煎饼里的时光”,读懂非遗传承的匠心。
“长有煎饼”的蜕变,是敦化市激活197项非遗资源的生动缩影。从松花石砚的精雕细琢到长白山采参习俗的活态展示,从民间刀画的色彩碰撞到朝鲜族顶水舞的灵动身姿,当地以“非遗+”战略为纽带,推动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旅游”线路串联起小万庄酱菜、松花石雕刻、刀画创作,让游客在逛街品美食中感受非遗魅力;“非遗+文创”推出“礼遇敦化”礼包,松花石摆件、刀画小卷轴挂件等文创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生们握刻刀学砚雕、执剪刀练剪纸,非遗种子在心田悄然发芽。
127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坚守初心,无数创新实践孕育生机,敦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博物馆的展柜走出,在市场的浪潮中扎根,在年轻人指尖绽放。
多维融合
让全域文旅尽展其妙
跟着村民学跳民族舞,象帽彩带随舞步飞扬;美食街区里,煎包热气袅袅、明太鱼包饭鲜香扑鼻;“乐烧”工坊内,有人专注捏陶泥,有人用相机定格美好——这是6月20日敦化市首届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暨第二届全域露营活动的热闹场景。
锚定“文旅兴市”战略核心,敦化市正构建“四季全时、老少皆宜、高中低端互补”的立体化文旅生态。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寒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等核心景区,深度植入地域历史与民俗文化基因,为山水风光注入厚重底蕴。在此基础上,当地打造避暑康养、文化浸润、研学成长、红色传承、活力运动、特色美食体验矩阵,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尽享夏日惬意。
国道201沿线,“览山色湖光 游吉祥敦化”露营线路将森林、湖泊、村落串联成链;冬日的老白山雪村化作冰雪童话世界,游客裹着厚棉袄做糖葫芦,围坐热炕头学剪窗花,沉浸式感受东北民俗暖意;秋日的寒葱岭被枫叶染成绯红,“枫染渤海・秋韵敦化”系列活动覆盖12个点位、开展21场活动,摄影大赛、民俗展演、美食节轮番登场,持续点燃“金九银十”文旅市场热度。
从单一景区游览到全域场景体验,从季节限定到四季皆游,从文化展示到深度融合,敦化市正以多元业态与创新玩法,让“吉祥敦化”品牌越叫越响,让每位游客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千年古都的文脉在守护中延续,非遗技艺的魅力在创新中绽放,全域文旅的活力在融合中升腾。敦化,这座镌刻着历史印记、涌动着现代朝气的城市,正以扎实的实践与开拓的智慧,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古韵焕新、业兴势劲的时代篇章。
本版策划:中共敦化市委宣传部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共敦化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