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T58版:新时代 新报答

通化县:

精准落子 跃上产业新高地

本报记者 李铭

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振国养生谷壹号庄园仿若世外桃源。

通化快大人参产业园。

通化县西江镇打造“梦里水乡·贡米小镇”。

金秋十月,通化县层林尽染、万物繁茂,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正奏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方向,决定未来。目标,凝聚力量。

紧紧围绕通化市打造医药健康、人参、文旅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蓝图,通化县以产业为引擎,工业园区、参山药田、山水之间,蓬勃向上的发展热浪扑面而来。

找准坐标,扛起担当,通化县精准落子、全面发力,创新驱动、链条延伸、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的价值跃迁如“四梁八柱”拔地而起,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深耕沃土

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赋能,新枝绽秀


医药健康产业是通化县最闪亮的“金字招牌”,更是冲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底蕴深厚,如何焕新枝?

答案在于:创新,永不止步。

向“新”向“深”审视,通化县深耕基础、禀赋,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蝶变,激活新动能、强化新支撑,跨越之姿令人振奋。

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点扶持的创新企业,安睿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坐落于通化县,专注于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的产业化开发与规模化生产。该公司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替代传统人血提取白蛋白,目前在发酵规模、生产技术及数字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企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行,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目前,该产品已在俄罗斯上市,并成功获得吉尔吉斯斯坦上市批准,同时在国内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揭盲。

“重组人白蛋白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是全球生物制药技术的一大突破。”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涛表示,生物医药是通化县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这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走进东宝药业重组人胰岛素生产线,一支支关系国计民生的胰岛素制剂从这里走向全国。今年,企业收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卫生部核准签发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的上市许可,助力加速新兴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布局。

龙头昂首,群企奔腾。

君合盟的“重组A型肉毒毒素”项目进展顺利;华夏药业现代化的提取车间内中药经典名方正通过新技术焕发新生……

总投资20亿元的安宇生物制品生产基地等建设项目持续推进;通化县生物制药产业园建设项目、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液生产线等项目有序推进……

确立“突破传统格局,引领健康需求,形成示范效应,确定领先地位”的战略导向,突出医药健康农业、医药健康工业和医药健康服务业三大发展主线,通化县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达15户,形成了以东宝、安睿特、康缘玉金等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以华夏药业、白山药业、振国药业、吉通药业、青山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产业集聚区。

创新平台持续夯实。通化县全面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4年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达成9项,为加快高技术产品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全县医药健康工业产值59.7亿元,同比增长7.4%。

立足优势、基础,深耕高质量发展,通化县不断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要素汇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产品研发、创新成果落地,走稳产业升级突围之路,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实力强劲。


价值跃升

人参产业链式融合,点“参”成金


人参,是通化县最具辨识度的“地域名片”。这里是国家“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保护的核心区,是人参标准化种植的示范地,更是“人参全产业链典型县”的生动实践者。

近年来,通化县立足资源禀赋,深耕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从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多元化销售的全产业链升级之路,人参产业如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蔚然成林。

好山好水出好参。通化县山峦叠翠,森林茂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林下山参生长提供了生态沃土。当地参农在传承古老种植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从源头把控人参品质。

在通化县东来乡登山寻觅“百草之王”,林下山参已进入“下山”采挖期。

“咱们的参都是在林间自然生长,用长白山区野生人参种子繁育,基本不施加人工干预,15年之后才陆续‘起参’,参龄最高的已达25年。”参农赵永生告诉记者,如今,有了“电子围栏”守护和溯源系统赋能,好参不愁卖,福建、香港等地都有固定收购的客商。

让好人参卖出好价格,通化县立足林下山参资源优势,坚定做高端方向不动摇,以“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四好”路径,全力推动林下山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守道地,历经甄选,这里的每一株林下山参都经过大自然数载的滋养,品质优良。

促进人参产业“优”中做“强”,通化县拓展思变,精深加工更让人参价值倍增。

从田间到车间,过去以原料销售为主的模式正在改变,人参企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人参价值得到极大提升。

在吉林东舟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灵活运转,理瓶、送瓶、灌装等工序一气呵成。这是国内首家使用金花菌固态发酵研发生产金花人参系列产品的企业,通过独特生物发酵技术,将人参皂苷种类从23种增加到41种,其中具有抗癌作用的小分子皂苷综合增加10倍以上,显著提高了人参的生物活性。

如今,通化县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人参产业延链增效。鑫业参业、青山集团、参威集团、金汇药业等大型人参加工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开发出人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四大系列共600余种人参产品。

2025年,全县人参加工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进一步释放人参精深加工领域的增值潜力。

全链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在通化县快大人参产业园,人来人往,交易繁忙。“这里已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人参集散地之一,年交易额突破70亿元,‘四大板块、一个平台’的产业功能布局已然形成。”通化立盛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海波自豪地说。

9.2万平方米的人参交易市场入驻商户700余户;2.5万平方米的恒温冷库存储人参等产品1.3万吨;8万平方米的绿色智能加工车间入驻企业95户,产值13亿元左右;人参文化旅游板块成功推出“人参之路”精品线路;电商平台孵化培育电商600余户,日发货量达3万件……这里,已形成集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研发、检测及中小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集群。

今年,产业园还引入了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野山参鉴定服务部,为每株林下山参赋予“身份证”,通过质检服务下沉,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锚定人参产业“一产增量、二产增质、三产扩销”目标持续发力,通化县正向着打造全国知名人参产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全域打造

文旅融合山水为卷,诗意浓墨


在长白山南麓的群山环抱中,通化县4万年人类活动史勾勒文明轮廓,2100年建城史沉淀岁月肌理。如今,这里既是“长白门户·吉辽咽喉”,更是四季皆景的“南长白山旅游集散地”。

“通化县如今的文旅新形象,是集‘红色记忆、乡村风情、冰雪乐趣、康养胜地、非遗魅力’于一体的多元融合型旅游综合体。我们有着‘春赏繁花、夏享清凉、秋观日出、冬嬉冰雪’的四季旅游特色,还构建了‘东有森林氧吧、南有梦里水乡、西有养生幽谷、北有文旅小镇’的乡村旅游格局,能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通化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李硕说。

如今,择一处静谧,享一时悠闲,山居成为许多人“微度假”的向往栖憩之所。

清晨的通化县四方山,云海翻涌,霞光万道。“上湖上”民宿的庭院里,游客赵越一家正品茶度假。“在这里,日子不慌不忙,山居生活惬意悠闲。”

山居雅趣,唤醒乡村之美。红瓦泥墙、石台木栏,这处依托四方山“日出胜泰山、云海胜峨眉、红叶胜香山、雾凇胜吉林”独特自然资源打造的民宿,于山水胜处,至静至美,既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岁月韵味,又注入了现代生活的雅致情趣。

这里,游客可以围炉烧烤,畅谈人生;可以架起铁锅,品尝地道农家菜;更可登高远眺,邂逅壮美云海……不仅是休憩之所,更是心灵的栖居之地。

漫步兴林镇大荒沟村,屋舍俨然,溪水潺潺。曾经的普通山村,如今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河里抗联老家”让人重温红色历史,蓝莓产业园展现现代农业魅力,少年农科院开启研学新体验。游客周星赞叹:“带着孩子来此度假研学,收获颇丰。”

“上湖上”民宿的精心打造、大荒沟村的文旅蜕变,是通化县文旅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通化县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持续探索和深耕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了“红色、乡村、冰雪、康养、非遗”等产业集群,以大荒沟文旅小镇、振国养生谷壹号庄园、“上湖上”民宿等景区为核心,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及“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联动和运营提质增效。

以文化赋能,通化县传统IP焕发新生机。松花石文化产业园里,饕餮盛“砚”目不暇接,雕工精湛独具匠心,文创新品精美绝伦,开启一段可触摸、可感知、可与历史对话的文化旅程。同时,高跷秧歌的欢快节奏,山葡萄酒的醇香,非遗手撕纸的精巧……这些深植于土地的文化符号,通过新春秧歌节、人参文化节等活动的创新演绎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活态的文化体验。

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通化县依托悠久历史,打造“外在美”与“内在美”共修的旅游看点;利用如画山水,打造“景区美”与“全域美”共生的旅游特色;聚焦恬美乡村,打造“生态美”与“生活美”共存的旅游亮点……这座资源聚合、功能耦合的“南长白山旅游集散地”,正努力成为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文旅目的地。

同时,服务提质,营造暖心旅游环境,新投入使用的游客集散中心、文旅消费券、冰雪直通车、生态停车场等贴心服务,打造“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同心护旅”的服务氛围,让游客感受着“微笑通化县”的温暖。

机遇,在转型升级中创造;发展,在实干争先中印证。通化县医药健康、人参、文旅产业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为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