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推动抗联精神从史册走进心间

——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见闻

本报记者 王艺博

近日,记者走进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一组气势恢宏的雕像映入眼帘。杨靖宇将军手持望远镜眺望着远方,6名战士手持大刀、长枪等武器奔赴战场,生动定格了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雕像后方,巨幅红石砬子浮雕与之呼应,寓意着抗联队伍从此地出发,将抗日的烽火燃遍南满大地。

依托磐石丰富的红色资源,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通过主题展板、历史照片、珍贵文物和专业化的讲解服务,构建起立体化展陈体系,全面展现了党领导东北人民在艰苦卓绝环境下英勇斗争的历史。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馆内基本陈列中大量采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考古发掘成果。

“今年,我们积极推进展陈整改提升工程,首次系统展示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考古现场与研究成果,清晰呈现了东北抗联的历史脉络。”馆长李秋虹在新增设的出土文物展示区前向记者介绍。此外,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还组织专业力量深入挖掘抗联英烈事迹,进一步丰富了展陈内涵,增强了教育感染力。

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不仅深耕本地红色资源,还积极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该馆联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东北抗联历史展览先后送至延安、锦州、武汉等地,让全国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通过搭建红色文化交流平台,我们不断拓展红色宣传阵地,共同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李秋虹说。

为了让抗联精神深入人心,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还成立宣讲团,走进乡镇和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乡村,宣讲团结合村民们熟悉爱听的故事,把抗联主题展览送到村口广场和集市;在学校,宣讲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精选适合青少年理解的英雄事迹,采用互动问答的形式讲授,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让抗联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李秋虹深有感触地说。

自2022年9月18日开馆以来,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在春节、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专题展览或专题活动,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时代活力。据统计,该馆开馆至今,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近70万人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吉林省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吉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弘扬抗联精神的重要阵地。

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传播,从馆内陈列到馆外宣讲,磐石市博物馆(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正在探索一条红色教育新路径。在这里,抗联精神从历史走进现实,成为可以亲身感知的生动实践。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