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吉林,层林尽染。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朝着连续4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昂首奋进。
日前,记者跟随省森防办、省应急管理厅、省森林消防总队组织的“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动赴吉林、延边和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深入景区、林场等地点,实地探访守护绿色家园的智慧与力量。
多举措“防”,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森林草原防灭火的第一道防线在各个林区和森林公园。
秋季的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峦与云雾交织的景色尤为迷人,吸引众多游客登山赏秋。
“上山时,请记得不要携带火源。防火安全,你我有责。”在景区入口处,工作人员一边向游客发放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单,一边提醒游客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景区。
记者了解到,今年,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全面升级,24小时全时段运营,游客数量激增,给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在日常防灭火工作中,我们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森林草原防火规章制度,让防火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此外,在公园各入口都设立防火检查站,加大公园内巡查力度。”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负责人吴斌说。
在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消防备勤站里,风力灭火机、防火服、消防头盔、应急背包等装备一应俱全,森林消防队员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检查整理,随后,他们将携带这些装备开启新一轮的巡护工作。
为全方位做好森林草原火灾应对准备,吉林市森林消防支队吉林市大队在日常训练中,经常性开展林内负重越野、灭火战术战法演练、火场紧急避险等科目训练。“进入秋防以来,森林消防大队联合林业、应急等部门,在重点区域设置临时指挥点、备勤站,备足灭火救援装备,确保遇有任务,快速响应。”吉林市森林消防支队吉林市大队大队长贺兴宗介绍说。
针对吉林市松花湖国有林场所辖林区面积大、地形复杂,入山人员多等问题,吉林市松花湖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通过定期开展实战演练,不断强化装备配置。森林草原防火期,队员们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可立即完成集结登车,赶赴火灾现场,全力保障队伍“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进入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期以来,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仲乡林场全面升级防灭火管控措施,以“严防死守、不留死角”的态势,构建“天空塔地”一体化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
和龙市应急局指挥中心是和龙市集体林区森林草原火灾早期处理的重要力量。据和龙市应急局指挥中心主任张俊维介绍,近年来,指挥中心从队伍建设、训练演练、硬件装备等多方面提升了森林草原火灾的处置能力,为和龙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航空巡护,筑牢空中防线
空中有直升机巡航,地面有专业人员深入林区开展巡护检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空立体“防护网”。
为确保我省森林和草原资源安全,防患于未然,省航空护林中心围绕森林草原火灾防控靶心,结合我省秋季森林草原防火实际情况,全力加强森林草原消防安全检查、宣传,多措并举全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现在的运行模式为‘1+5+N’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它是一个高效、快速、全域覆盖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省航空护林中心副主任伍崇妍介绍道,该体系通过“1个指挥中心、5个航空救援站(敦化、长白山、汪清、丰满、辉南)、N个军民航机场与简易起降点”的协同运行,全面提升全省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救援力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灾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何与直升机形成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合力?正在进行机降演练的敦化市森林消防大队八中队队长助理赵彦军说,作为机动扑救力量,机降分队的核心特点就是依托直升机,实现远程投送、快速抵达、直击火线,最终目标就是与直升机飞行团队深度融合,形成“地空一体”的扑救合力。
“智防”助“人防”,构筑立体化灭火体系
近年来,“智防”与“人防”的综合防控体系逐渐完善,大幅提升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森林草原防灭火,难点在于如何快速精准发现起火点,吉林市松花湖国有林场不断探索破解这个难题。
“森林草原防火智能化监控预警系统项目投入使用后,森林草原防火监测半径达到15公里,覆盖面积70650公顷,以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为监测重点,林区监控覆盖率达到70%,实现全天24小时、360°实时火情监控。”吉林市松花湖国有林场副场长张磊告诉记者,通过该系统可以准确识别火点,以最合理的方式制定森林草原火灾救援方案,大幅度提升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效率,为森林草原防火提供了保障。
作为延边州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延边州森林消防支队正在抓紧进行灭火演练。延边森林消防支队池北区一大队大队长李亚军表示,进入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期以来,大队联动应急、林草部门,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的“三方+三防”森林草原火灾立体化防控体系,大力开展联演联训和防火宣传工作。同时,组织人员进驻市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应急、林草部门共同开展值班值守工作,提高了信息同步共享的效率。
“进入秋防以来,我们针对长白山、净月潭、松花湖等热门景区及周边重点林区,提前部署防火执勤和前置备勤力量,一旦出现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就近调派,快速高效扑救处置。”省森林消防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兼指挥中心主任张大军表示。
走进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露水河林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使用一套先进的森林草原防火系统——森林眼。据了解,该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识别软件,实现对森林草原区域的实时监控和火情自动检测。一旦系统发现火情,将立即触发报警机制,并将相关信息实时传输至露水河防火处指挥中心,为灭火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在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森林草原应急指挥中心八位一体平台体系,提高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质量和效果,守护森林草原资源安全。”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露水河林业有限公司安全防火处副处长张泰山告诉记者,通过高清摄像头和智能分析软件,能够实时监测森林草原火情,一旦发现火源,系统能够迅速发出警报,并通过指挥中心迅速调度人力物力进行处置。同时,人防队伍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火情信息,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从而实现对火情的快速响应。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447支林业专业、半专业队伍9574人,15208名“三员”和1580名森林消防专业队员都已集结完毕,做好备勤准备;全省5096座固定防火宣传物,20万面宣传旗都已维修和布设到位;560座瞭望塔,1841个视频监控已开始正常运行;3架大型直升机已在省航空护林中心驻场,并处于适航状态,24小时保持备勤待命。
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全省各地紧抓森林草原防火,确保生态安全,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让青山常在、绿意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