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科教

带着问题来 带着方案走

长春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培计划”收官

本报讯(记者李开宇 通讯员卞彩巍 杨影 潘云涛)近日,由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25)”农村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培训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力提升培训,在长春圆满收官。7天时间里,来自全省各地的300名农村中小学党组织书记、骨干教师,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完成了一次“理论—实践—再创造”的闭环成长。

“没想到培训这么解渴!”四平市梨树县胜利乡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迟巨波在结业式上兴奋地展示了他刚写完的《“红梨”党建品牌升级方案》。“过去做党建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专家一句‘党建要与校园文化、学科教学同频共振’点醒了我,回去就把校史馆、农耕园、语文课打通设计,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党史。”

在迟巨波的“解渴”背后,是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前两个月做的功课——向参训学员发放电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梳理出“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民族团结教育难融入课堂”等12类共性痛点,据此反向设计课程。项目班主任塔丽婷说:“我们把‘想听的’与‘该补的’编成课表,25个专题、76场报告,场场都有任务单,学员听完就要分组‘交作业’。”

课堂不止在教室。在长春市二道区英俊中学,学员们跟着讲解员穿过“英雄走廊”,现场观摩“红色剧本杀”班会;在长春师范大学红领巾学院,原创校史舞台剧《原点》把校史馆“演活”。延吉市第十二中学都春霞说,已邀请剧组11月赴延边巡演,“让边境孩子也能沉浸式感受信仰的力量。”

培训期间,学员被编成6个“临时党支部”,班委24小时在线,微信群学员们凌晨还在进行“头脑风暴”。7天里,群文件上传各类方案、简报、微课脚本314份,最终沉淀出49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设计、250篇培训总结、27期班级简报,将由主办方统一挂网共享。

“更难得的是跨区域‘朋友圈’。”东丰县第四中学副校长潘刚说,“我们松原、白山、延边三地已经约好在10月互访,把各自的稻田研学、红色研学、冰雪研学串成精品路线,实现生源互换、师资互派。”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影在结业调研中表示:“本次培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党建同谋划、同推进,为我省农村基础教育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我们将尝试推广‘长春师大模式’,推动国培、省培、市培纵向贯通,力争3年内实现乡村党组织书记高端研修全覆盖。”

“培训结束不是句号,而是逗号。”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卞彩巍表示,学院已上线“国培云”小程序,学员可终身免费回看课程、提交案例、预约专家,“让300颗种子长成300片森林,把吉林农村教育的故事扎扎实实写在黑土地上。”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