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芳芳)伴随吉林省气象部门发布的降温预警,10月17日起多地最低气温将跌破冰点。面对寒潮来袭,我省多地同步启动“温暖预案”,长春、松原、延吉等十余市(区)提前开栓供热,全省将在10月20日前实现全域供暖。
作为省会城市,长春市10月14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将于10月17日零时正式开栓供热,较常规供暖期提前启动。目前,承担长春近36万用户供热的市供热集团已通过智慧平台完成调度部署。为四家热力公司提供热源的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经储备燃煤39万吨,可满足51天连续供热需求,8条主干管网均完成注水和冷态循环。
松原市于10月15日开栓,并将停热时间延期至2026年4月15日,实现“超长供暖季”。长白山池西区、通化、白城、白山、辽源等多地同步于10月15日启炉,延吉市则延续14年提前供热传统,于15日至16日错峰开栓。
截至9月18日,全省供热企业设备检修率达100%,合格率96%,较去年提升6个百分点,开栓前将实现100%合格。今年全省新增管网改造1200公里,同比增加20%,长春同鑫热力等企业通过“冬病夏治”完成8300余台设备检修,重点排查老旧小区、顶楼边户等薄弱区域,确保供热均衡覆盖。
为筑牢安全防线,全省已制定《城镇供热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采暖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省供热监管平台将实时监测锅炉温度、管网压力等参数,对异常数据即时预警。
针对提前供热初期的系统调试需求,各地供热部门发布温馨提示:居民需提前清理散热器,检查阀门、排气阀完好性,排查管道连接点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注水期间家中应留人观察,遇系统憋气可手动排气至出水为止;若使用热计量设备,需提前抄表留档,异常情况及时联系服务热线。长春、延吉等市已开通“供热诉求直达通道”,简单问题8小时内处置,复杂问题24小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