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市州·延边

医保改革惠民生

本报讯(记者相文雅 张敬源)近年来,延边州把“守护好群众看病钱”细化为“医心向党・保民安康”党建品牌,紧扣朝鲜族聚居、边境乡村多等地域特点,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医保改革红利、摸得着的民生温度。

日前,记者走进敦化市翰章乡卫生院门诊大厅看到,专职医保专员在“医保码激活便民服务点”现场“开课”,面对面、手把手耐心细致地教大家完成医保码的下载、认证、激活全流程,专员贴心地协助其家人绑定亲情账户,确保医保“扫码付”覆盖无死角,让老百姓看病结算更方便。

“年纪大了不会用,只能干着急。现在好了,卫生院同志两下就帮我弄好了,以后看病再也不用手忙脚乱翻找证件,真是太方便了!”开通医保码的老人们激动地畅谈着。实实在在的“零距离”服务,不仅温暖了民心,同时提升了医保码结算效率,有效疏通了就医支付的“快车道”。

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医保问题,延边州增进经办服务“温度”,推动医保服务下沉,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服务网点全覆盖,依托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全州建成医保便民服务站1351个,配备自助一体机、高拍仪等设备,推动参保登记、缴费查询等14项服务“乡镇可办”、8项服务“村可办”;全州8个县(市)、95个乡镇(街道)、1293个行政村(社区)“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覆盖率100%,建立“医保+旅游”医保驿站15个,基本实现医保服务“网上办”“自助办”“就近办”“一次办”。线上服务提质效,深化“互联网+医保”改革,打通了就医场景下“无感付”“移动付”“信用付”“掌上查”的便捷服务通道,实现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业务“一网通办”。特殊服务暖人心,组建66个医保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州各社区、村屯,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医保政策宣传,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真正让医保政策“飞进寻常百姓家”。

延边州加大基金监管力度,把守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保民安康”的核心任务,创新监管模式,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织密智能监管网,构建“线上大数据筛查+线下突击检查”监管模式,依托省局智能监控筛查数据线索;实现对定点医药机构诊疗行为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重复收费”“超标准用药”等违规行为,提升监管效率。联合执法出重拳,发挥医保、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七部门联合工作专班作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夜间突击检查,今年以来,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304家,其中暂停医保服务协议10家、解除104家,追回医保基金621.35万元,追缴违约金69.35万元、行政罚款461.70万元,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退回医保基金884.72万元;已向纪委监委移送案件线索58个,曝光典型案例12个,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强大效应。

同时,延边州紧扣朝鲜族聚居、边境乡村多等地域特点,将医保改革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让各族群众共享医保改革发展成果。惠民政策精落实,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医保帮扶长效机制,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纳入农业农村部门防返贫监测对象等群体实行“参保全额补贴+医疗救助兜底”,今年以来,参保资助6.7万人,发放参保资助金额960万元,医疗救助18.5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额6200万元。双语服务解民忧,针对朝鲜族群众占比高的特点,在经办窗口设置双语服务标识、配备双语工作人员;依托“村村响”广播、社区微信群推送双语政策解读,开展“医保政策进朝鲜族村屯”活动,确保医保政策“听得懂、用得上”;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举办医保政策宣传活动,设置政策咨询台,吸引各族群众参与。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