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青春智慧赋能吉林振兴

“先生向北 青春聚吉”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交流活动在青年学子中引起共鸣

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王超)今天上午,由团省委主办的“先生向北 青春聚吉”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交流活动在长春举行。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创新实践与服务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活动现场,来自全省高校的师生代表、“挑战杯”竞赛团队代表等3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青春科创的盛宴。

本次交流活动共征集到65个优秀项目,并从中精选出22件来自省内14所高校的“挑战杯”国赛、省赛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成果覆盖“文脉吉林”“智造吉林”“创意吉林”“人参产业”“AI产业”等多个前沿领域,集中呈现了吉林大学生瞄准科技前沿、扎根黑土大地的创新活力与实践能力。

在备受瞩目的“AI产业”展区,吉林大学团队带来的“人形机器人一体化关节项目”成为全场焦点。该项目致力于攻克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我们设计的一体化关节,集成了驱动、传感和控制,追求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灵活的运动表现。”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赵润泽向观众详细介绍,“人形机器人是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我们希望能在此领域实现突破,为吉林抢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制高点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边,在“文脉吉林”展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的“解码千年纹样”项目则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该团队对国内已发现的30余座高句丽壁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我们希望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让沉睡千年的高句丽纹样‘活’起来,走进当代生活,比如应用到文创产品、城市公共艺术中。”项目成员谭婷戈向参观者热情讲解,“这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更是我们青年一代对吉林厚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场热烈的交流氛围,让观展的同学们深感振奋。“看到这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又极具科技感和文化深度的项目,非常受启发。”吉林艺术学院学生刘长源在观展后表示,“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有能力对接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为吉林全面振兴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

在“智造吉林”展区,吉林警察学院的“电子警犬及夜间巡逻无人机”项目引起了本校学生宋勃桥的浓厚兴趣。他说:“看到我们学校的项目将前沿科技与警务需求结合得如此紧密,我感到非常振奋。这不仅是创新,更是对未来平安城市建设的前瞻性探索。作为一名警院学子,我更加明确了所学专业的价值所在,未来我也要运用科技智慧,为守护吉林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在延边大学长白山野生人参产业开发项目的展台前,吉林省实验中学学生姜懿桐看得格外专注。“之前总觉得高精尖科技离我们很遥远,但看到哥哥姐姐们用所学知识深度开发人参资源,让‘百草之王’真正助力农民致富,感觉特别震撼。”姜懿桐兴奋地分享着观展感受,“这像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创新就在身边,它连接着脚下的黑土地与我们未来的梦想,也激励我们更要打好基础,用智慧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不仅是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青春力量与吉林振兴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据悉,团省委将继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持续引导优秀青年人才留在吉林、建设吉林,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汇聚磅礴的青春动能。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