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健康

中西医“联手”助闯“生死关”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本报讯(记者张添怡)近日,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31岁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李先生在家人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向医护人员连连道谢后,满怀喜悦地走出医院。谁能想到,1个多月前,他还因慢加急性肝衰竭陷入昏迷边缘,生命垂危。

李先生的康复,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的体现。面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行降酶、退黄、抗病毒等西医治疗后缓解不明显,医院肝脾胃病科副主任邓厚波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运用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疗法,精准施治,精心护理,最终帮助患者闯过“生死关”。

5年前李先生被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1个多月前,他出现不适,在一家西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无效、建议肝移植,他和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为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李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住院治疗。

“患者来的时候全身皮肤布满青紫瘀斑,已经出现肝性脑病、腹腔积液,凝血功能极差,病情已经进展到‘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辨证为‘黄疸—湿热内蕴证’。”邓厚波说。

由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一种短期死亡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邓厚波及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李先生制定了科学、精准且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4天后,李先生血钾恢复正常,尿量也稳定。

结合李先生不同阶段病情特点,邓厚波及团队以“疏肝运脾、清热除湿、凉血通络”为治疗原则,选用经典中药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同时配合腹部利水、肝区降酶的中药塌渍外敷,再用红外线照射增强药效。病情变化过程中及时辨证调方,在病情恢复期增加“健脾化湿”的治疗方案,与西医治疗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能够“标本兼顾”,增强治疗效果,及时控制病情,避免了采取人工肝及肝移植治疗。

在33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精心护理下,李先生的各项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康复出院。李先生感激地说:“如果没有遇到这么好的专家,我不可能康复,是这些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真的很感激!”

邓厚波表示:“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此次治疗的成功也为今后类似病例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