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磊)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白城市向海、莫莫格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周年。为生动展现白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成果,立体呈现向海、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双IP”生态旅游改革试点成效,白城市委、市政府于9月初至10月底,在北京、杭州、长春三地成功举办“湿地鹤舞·绿动中国”暨吉林省白城市践行“两山”理念主题摄影美术作品展。
白城市从近年来通榆、镇赉两县相关赛事中精选反映白城生态风貌与保护成效的摄影、美术作品200余件(组)。展览分三地进行:北京站展出摄影作品160件(组)、美术作品43幅(组);浙江站展出摄影作品130件(组);长春站分为新民大街与春京西两大历史文化街区展区,分别展出106 件(组)和132件(组)摄影作品。此外,依托长春龙嘉机场进站廊道电子屏循环播放宣传视频,进一步拓展展示覆盖面。
展览以影像为媒介、以画笔为语言,跨越京津冀、长三角和吉林省等重点区域,通过专业艺术场馆、城市公共空间、交通枢纽等多场景联动,结合新闻发布会、传统展陈、户外灯箱、文旅推广等多元形式,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有效放大了白城湿地生态品牌的传播声量,实现“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示范效应。
展览备受关注,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效激发公众对白城湿地生态与鹤类资源的兴趣。据统计,北京站与浙江站累计接待观众近2000人次;截至10月30日,长春站观展流量已突破229.2万人次,其中,新民大街展区约157万人次,春京西展区约15.7万人次,龙嘉机场宣传视频覆盖旅客约56.5万人次,形成持续性的公众关注效应。
旅游带动明显,假日经济成效突出。展览有效预热文旅市场,显著提升白城湿地旅游吸引力,为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增长奠定基础。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双节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22.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8%;实现旅游总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45.64%,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生态旅游的经济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白城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城市将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紧抓向海、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改革契机,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以下方面发力:
聚焦品牌引领,构筑生态旅游新高地。强化向海、莫莫格“湿地双IP”打造,系统挖掘生态与文化资源内涵,结合节事活动、新媒体营销等方式,持续讲好“湿地鹤乡·生态白城”品牌故事,提升在全国生态旅游格局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深化改革创新,打造优质服务新标杆。以改革试点为牵引,持续推进保护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提质升级。适时引入连锁餐饮品牌与本地特色美食,优化旅游餐饮服务体系。围绕白鹤、苏高血马、军事文化等主题开发文创产品,结合特色市集等体验场景,增强游客满意度和停留意愿。
拓展沉浸业态,推进产业价值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湿地科考、候鸟观测、生态骑行、亲子研学、非遗体验等沉浸式业态,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体验型、研学型转变,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
强化“湿地+”联动,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湿地资源为核心,有机串联洮北历史文化街区与红色遗址、洮南兴隆古街、大安嫩江湾捺钵文化、机车博览园工业旅游等资源,设计推出多条主题线路,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升级。
推进区域协同,拓宽客源市场新空间。强化与松原、长春等地的协作,共建吉林西部旅游环线,向东融入长春都市圈与 G331沿江开放旅游大通道,向西连通阿尔山、呼伦贝尔、满洲里等热门旅游目的地,联合开发“湿地观鹤—草原风情—森林康养”等跨区域旅游产品,实现资源互通、客流共享,拓展产业发展腹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