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国内国际

“站在赛场,我就是胜利者”

——记全运会“三朝元老”黄珊

本报特派记者 张政 张宽 姚思琦

杠铃落地的瞬间,全运会举重赛场的欢呼声渐歇。吉林运动员黄珊抬手拭去额角的汗,目光扫过成绩牌——没有奖牌,甚至未跻身前列,但她脸上没有太多的失落,只有一份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坚定。

作为第三次征战全运会的“三朝元老”,能站上这片竞争激烈的赛场,黄珊已然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胜利。“第一届没有成绩,第二届是第六,这一届……应该也是没有。”回顾自己的三届全运会征程,黄珊语气平和而坦诚,“对我来说,我挺满意的。因为我来过,我站在了这里。”

这份坦诚的背后,是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挣扎。本届全运会备战期间,黄珊就曾遭遇伤病的严重困扰,甚至一度萌生退意。“也想过放弃。”她坦言,“但是教练、队医陪着我治疗康复,队友们的加油打气,给了我撑下去的力量。”

是团队的力量和内心的那份不甘,让她重新回到了赛场。在她看来,体育精神并非仅由金牌来定义,而是在于逆境中的坚持,在于对自我极限的挑战。“能够重返全运会赛场,这对我而言就已经胜利了。”这句话,她说得格外有力。这从不是失败者的安慰,而是一位老将用十几年运动生涯悟透的真理:胜利从不止于金牌,战胜伤病的折磨、抵住放弃的诱惑,便是对自我的最大超越。

三次全运旅程,从青涩到成熟,黄珊对竞技体育有了更透彻的感悟。她也想对年轻运动员分享自己的心得:“我希望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加注重每个细节,因为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做得越好,你在赛场上就越从容。”

全运会赛场是黄珊作为运动员的一个终点,但更是她人生新篇章的起点。谈及未来,她的规划清晰而温暖:“这届全运会之后,我准备去考证,用我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的运动员,帮助他们预防伤病,提高运动水平。就像那些曾帮助过我的人,我会尽我所能。”

没有冠军的光环,黄珊的全运故事却同样耀眼。她用十几年的坚守告诉我们,竞技体育的魅力,既在于巅峰时刻的荣光,更在于逆境中的不放弃、平凡中的坚守。这份“站在赛场即是胜利”的信念,正是奥林匹克精神最动人的模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