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8日讯(记者杨悦 通讯员张晟源)初冬珲春,寒意渐浓,却挡不住边陲大地发展的热潮。今天,随着最后一项投运操作顺利完成,吉林延边珲春开发区(柳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为珲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电力动能。
作为吉林省构建“四横四纵、东西互济”电网结构的关键节点,延边电网“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柳亭变电站是目前珲春单体投资最大、辐射范围最广、带动效应最强的输变电工程。工程总投资达3.34亿元,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历经14个月奋战,新建180兆伏安主变压器2台,架空线路总长79.206千米,通信光缆总长87.874千米,投运后地方供电能力将提高2.5倍,预计可满足珲春区域未来十年发展用能需求。
工程建设中,国网延边供电公司运用BIM技术化解34处结构碰撞难题,全省首家采用戟式避雷针专利技术提升安装效率20%,联合科研院所打造环保创新工作室,以光导照明、退役水泥杆“以废代土”等举措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
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珲春依托四个国家级口岸,成为东北亚海鲜集散重镇。柳亭变电站投运后,将为海鲜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满格电”保障,国网延边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的“供电+能效”数智服务,已累计为18家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43.48万元,让电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