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雨)近年来,延吉市全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围绕重点节点组织活动、打造品牌项目,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文明底色的生动体现。
延吉市建工街道延青社区目前有22支志愿服务队、3000多名志愿者,是社区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近年来,社区将志愿服务聚焦在传统服务、特色服务、品牌服务三个方向上。在传统服务上,紧扣“一老一小”需求,针对辖区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创建了民膳食堂,低价给老人们提供一份爱心自助餐,同时针对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送餐服务,而社区志愿者每天的志愿服务,更是让经营者降低了成本。社区还依托“青年延吉”城市发展实施方案,打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青年创业实训基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提供免费的场地支持。同时,根据辖区内旅游景点集中的特点,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恐龙王国等网红打卡地,长期为游客提供咨询等服务,累计服务80余万人次。
志愿服务是温暖社会、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延青社区开展的暖心服务仅是延吉市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制度设计上,延吉市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市里制定并下发了《延吉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2025年工作要点》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明确了全年15项工作要点、31项主要任务和47项具体举措。一个由39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协调机制有效运转,压实了各方责任,为志愿服务搭建了坚实的交流合作平台。
在活动开展方面,延吉市紧密围绕城市运行的重要节点组织服务。在暑期和国庆假期的旅游高峰时段,延吉西站开展了“志愿服务暖旅途”活动。活动通过发布倡议书,广泛动员了40个社会组织和全市机关单位的500余名志愿者。志愿者活跃在车站的候车大厅、进出站口等关键区域,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秩序维护和行李搬运等全方位暖心服务。活动期间,日均发放文创扇子500个,累计发放文旅宣传手册5000余份,有效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在品牌培育方面,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形成了强大示范效应。公园街道园纺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称号。新兴街道民昌社区成功入选全国“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其中,“红雁助旅”文化惠民项目和“延大网红墙”助游志愿服务项目更是在省级大赛中获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红雁助旅”项目是延吉志愿服务的亮眼名片。该项目以“党建红”引领“志愿红”,在水上市场、西市场等游客密集区设立“青年助游亭”。志愿者每日清晨开始服务,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旅游咨询、乘车指引等帮助。他们还根据季节需求赠送暖茶或清凉饮品,并推出朝鲜族剪纸等非遗体验活动,深受游客欢迎。项目已组建超过200人的青年志愿队伍,累计服务游客超10万人次,用专业和热情展现了延吉的城市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