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映珠江,指尖匠心赴全运。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举办之际,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内,一场“全运共此时——民间工艺中的体育运动”专题展览正以非遗为媒,让传统工艺与现代体育完成跨越时空的深情相拥。这场静置在广府文脉深处的展览,为激情澎湃的全运赛场注入了温润而厚重的文化力量。
88件套工艺珍品错落陈列,每一件都藏着运动的脉搏与时光的印记。直径仅10.5厘米的《竞技体育图案陶挂碟》上,游泳者的舒展、射箭手的专注、举重者的刚劲,在方寸瓷面上凝结成永恒的拼搏瞬间,陶土的质朴与体育的张力完美交融。清光绪年间的广彩龙舟图盘更显精妙,釉彩流转间,珠江竞渡的鼓点仿佛穿越百年而来,船上健儿的呐喊与两岸烟火气交织,将民俗体育的鲜活记忆永远定格。民国“状元坊谦泰造”广绣罗伞尤为夺目,近2米高的伞面上,蟒纹庄重、童子灵动,丝线在光影中流转生辉,昔日龙舟赛事的仪仗重器,如今成为解码广府体育民俗的文化密钥。
从足球瓷摆件到剪纸《竞技体育图》,不同年代的工艺大师以匠心为桥,让体育精神在非遗载体中代代相传。当剪纸的细密线条勾勒出奔跑轨迹,当陶瓷的温润质感承载着竞技力量,当广彩的绚烂色彩渲染出拼搏激情,静态的工艺与动态的体育形成奇妙共鸣,诉说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永恒追求。
这场持续至2026年1月的展览,既是湾区三度结缘全运的文化回望,更是“体育+非遗”的创新实践。在全运热潮席卷南粤的当下,这些指尖流淌的匠心之作,让体育精神有了可触摸的温度与可感知的厚度。当传统遇见现代,当文脉对话竞技,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与体育精神的历久弥新——这便是全运会赋予时代的深层意义:以体育为纽带,让文明之美在碰撞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