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四平寒意渐浓,但青年人才公寓内却暖意融融。“没想到小程序提交申请,一周就住进了家具齐全的两居室,楼下24小时超市、篮球场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这‘家’安得太省心了!”维吾尔族辅导员达尔正擦拭窗台,她的脸上笑意盈盈。
今年刚结婚的达尔,2018年便来到吉林师范大学任教,此前一直住在学校宿舍。结婚后想有个安稳的小家,抱着试试的心态在小程序上填了申请。她点开手机里的人才公寓申请页面,流程特别简单,上传材料、选择户型,没过几天就接到了审核通过的通知。如今,开车15分钟直达学校,停车方便,公寓里空调、家具、厨具一应俱全,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走出达尔家,小区里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24小时超市里,货架摆满各类商品,几名青年正挑选食材;篮球场、乒乓球台前,年轻人挥汗如雨;洽谈空间内,吉林省华启汇智创业团队的田长国和冯心怡正对着电脑讨论项目。“我们是招商引资落地企业,不仅拿到了启迪大厦整层免费办公区,人才公寓还解决了住宿难题。”田长国接着指着窗外说:“从办公到居住,配套全、服务好,让我们能专心搞创业。”
这座总投入约1200万元的青年人才综合社区,藏着城市留才的用心。选址毗邻四平东站,商场、公交站、植物园步行可达;35至60平方米的四种户型,适配单身青年与夫妻家庭;警务室、快递驿站、食堂等配套齐全,24小时物业服务随叫随到。
更让人才安心的是全周期政策保障。四平市《英城英才新政十条》构建起“租购补”立体支持体系,安家、租房、购房补贴全覆盖;职称评聘向高层次人才倾斜,乡村人才可评专项职称,技能人才有奖励,职务晋升有通道。截至目前,公寓已出租255套、预定39套,党政、专业技术、技能及创新创业人才在此汇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在四平,一间间暖心公寓、一项项务实政策,把四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让青年人才安身更安心。夜幕降临,公寓楼灯火次第亮起,每一扇窗后都藏着奋斗的故事。“这里有温度、有机会,四平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达尔的心声,道出了众多青年人才的共同感受,也见证着这座城市以爱留才、以情聚才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