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国内国际

冬天里的一团火

——冰雪运动热情燃遍中华大地

新华社记者 马锴

虎年新春已至,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中国人迎来了“喜上加喜”的吉祥年、奥运年。

多年前的一首春晚歌曲曾唱道“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如今,北京冬奥会就像一团火焰,点燃了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点燃了冰雪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也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再添一股强劲的动力。

从冬天卖雪糕不用冰箱的东北到难见雪花的海南,从黄浦江畔的不夜城上海到新疆阿尔泰山脚下的古村落禾木,随处可见冰雪运动的爱好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在申办冬奥会过程中做出的承诺已然兑现。

冬夜的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场上灯火通明,雪友张甜从雪道上高速滑下,时不时来个转向动作,扬起一片片雪花。“滑雪很适合释放压力,在我生活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我每周都要来滑上三四次。”她说。

9年前,5岁的女孩张焙焙在妈妈的鼓励下登上了冰场,那是南宁市首个商业化的人造冰场。经年练习,如今的她在冰面上舞姿灵动、举止优雅,已是一名高段位的花滑小将。张焙焙说:“我的梦想就是能拿到全国甚至世界级的花滑比赛冠军。”

相比之下,71岁的朱书军还是个冰场新人,一年前他才开始练习速滑。家住唐山市的他已经退休,差不多天天都要到离家不远的冰场滑上几圈,还结识了不少同样爱好冰雪运动的朋友。“现在是全民上冰雪的时代,我们老年人也不能缺席啊。”

“没想到一座城市竟然有12家滑雪场!”新西兰游客怀特感慨道。他上一次到吉林市滑雪还是在2008年,沿途交通颠簸,仅有的1家雪场设施简陋,附近的住宿和餐食选择有限,而现在星级酒店、特色民宿和各式各样的美食遍布雪场周边。

在国内滑雪发烧友中有个说法,没滑过艾文大道的滑雪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条以坡度陡、难度高闻名的雪道位于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塔里哈提·散塔依就是这条雪道上的高山滑雪救护队队长。出生在牧民家庭的他曾和父辈一起,在天山峡谷间的牧场过着驱赶牛羊、追逐水草的生活。16年前,他来到离家不远的雪场就业,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成为救护队队长,守护着雪友们的安全。

塔里哈提·散塔依的家乡,还有不少牧民变身滑雪教练、雪场救护员。除了带动就业,冰雪运动热潮还推动当地餐饮、住宿和滑雪培训等行业迅速发展。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首批12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就在其中。

被称作“人类滑雪起源地”的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小学生的冬季体育课干脆搬进了滑雪场。从了解毛皮滑雪板等传统,到体验单双板平地滑雪,再到高山滑降、越野滑雪等进阶课程,当地中小学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设置特色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抱冰雪运动。

各地大力推广、普及之外,年轻一代的中国冬奥运动员也在鼓舞着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谷爱凌、宁忠岩、苏翊鸣等新锐小将,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种下了冰雪运动的种子。

花滑少年黄铄涵的妈妈陈星星说:“千百次的摔倒、沮丧、懊恼和焦急,才可能换来一次足周的落冰。场外的我千百次不忍,又千百次忍了下来,为的是她能从中领悟到坚持的意义。”

以冬奥为契机,大江南北已燃起了一团冬日烈焰,属于中国冰雪运动的蓝图,已经在世界面前展开。

(据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