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文化

嬉冰雪 赏年俗——

从纪录片《粉雪奇遇》看我省冰雪民俗养成

本报记者 王皓

体验雪爬犁

通过滑冰车体验冰雪乐趣


吉林冰雪资源禀赋优越,冰雪文化历史悠久,冰雪活动种类丰富,吉林人凭借不畏寒冷的强健体魄和嬉冰御雪的文化热情,一直是冰雪运动的爱好者、参与者。今年1月,由我省首次与国外主流媒体合作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粉雪奇遇》在央视频道惊艳“出道”后,让吉林的冰雪文化再次“热起来、火出圈”。

热气腾腾的乌拉火锅,孩子们最爱的抽冰猴、马拉爬犁、滑雪圈,查干湖冬捕,泼水成冰景观……电影中的画面已经成为了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记者特邀我省著名民俗专家施立学一同观看纪录片《粉雪奇遇》,为大家解构吉林冰雪的宝贵成长,细数吉林民俗在生活中的影响力,让大家在感受冰雪之奇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民俗之美。

纪录片中,孩子们穿着棉袄、戴着耳包、兴致勃勃地坐上大雪圈,在冰天雪地里欢快撒欢。施立学告诉记者,昔日东北大雪漫天,爬犁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现在,爬犁则成为了孩子们玩冰嬉雪的娱乐工具。在长春市南部新城的兰桡湖公园,冰封的湖面上,溜冰车的、抽冰猴的、拉雪爬犁的……处处是一片欢声笑语。长春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就住在公园附近,每年冬天都带孩子来冰面上玩。落雪后,公园附近的超市、母婴店里都能买到雪爬犁、冰猴等工具。

施立学还向记者介绍了松花江上一道特有的风景——冰上客栈。“那时还没有吉林丰满水电站,爬犁在结冻的松花江上是沟通城乡经济的重要交通工具。冰爬犁多,又不能上岸,聪明的商家就在厚厚的冰上凿窟窿,再插上木板或木杆围个大圈,搭起冰上客栈,俗称水院子。”据不完全统计,1933年吉林城现船营街江段,冰上客栈就有6家。

纪录片中,孩子们用器皿盛着热水泼向天空,无数个水滴沿着一条弧线向外喷洒,低温下,泼洒出的水和热气被瞬间凝结成冰、成霜、成凌,层次分明地在空中扩散,形成了一幅蓝天、白云、白雾交织在一起的绝美画面,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泼水成冰’现已经成为了广大年轻人喜欢的网红打卡娱乐方式。据悉,采冰这一特别的民俗,最初是用来冻年猪肉的。进了腊月门,人们杀了年猪,就在院内篱笆墙边堆起一座冰山,差不多将一个整猪的肉都冻在冰山里。被冻在冰山里的肉不易腐烂,不易风干,即便到了有冰箱储存的今天,一些乡间仍选择冰山来冻年猪,是无可比拟的天然冰箱。”施立学说。

在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暨叶赫冰嬉节上,演员们身着满族传统服饰进行着花样滑冰表演。施立学介绍说,“雪地走”是满族妇女的雪趣活动。“竞赛者着旗头、旗袍、寸子鞋,鞋跟高度不低于十公分,于雪地竞走,远远望去,晶莹世界里擎红缀绿,似紫燕翩翩,欲凌空展翅,十分壮观。这种习俗是从清代宫廷妇女在降雪后,于城外雪地行走演变而来。行走中既要掌握身体平衡和竞走技能,又需有一定的速度,还要不湿鞋。”

纪录片中,一架架整装待发的冰爬犁、一尾尾活蹦乱跳的胖头鱼、一声声雄浑激昂的劳动号子、一挂挂绵延千米载满希望的渔猎大网,勾勒出一幕充满民族神韵和塞北风情的奇观。“冬捕主要是指冬季破冰捕鱼,有两种捕法,一种是在一定水域打一圈儿冰洞,然后下围网捕鱼,这是最大规模的冬捕,比方说查干湖冬捕。另一种是在冰面儿打一个大冰洞,用小鱼叉来叉鱼。”施立学说。

临近春节,长春冰雪新天地停车场里车来车往,年轻情侣或一家三五口人,一同其乐融融地来观赏冰雕艺术的不在少数。在长春市南湖公园,除了多姿多彩的冰雕、雪雕,还有应用了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的炫彩南湖灯光秀。“从腊月到正月,旧俗东北满族人家多挂自己制作的廉价冰灯,寓意明灯亮烛,日子红火兴旺。”施立学告诉记者,这种制作冰灯的习俗源于渔猎,东北溪流湖泊多,鱼源十分丰富,最初制造冰灯是为了冬季捕鱼照明。

“孩子特爱玩,这星期我们都来两次了。”在长春市儿童公园,正陪女儿玩滑冰坡的翟女士说,这些趣味性强的冰雪运动项目,不光孩子爱玩,大人也喜欢。施立学讲解道:“打滑挞,东北人叫‘打眦溜滑儿’。入冬之后,在自然形成的坡地覆上积雪,小孩子自顶端下滑,或蹲或立;有的在庭院中积雪成坡,泼上水,结冰之后就是一座晶莹洁白的滑梯。登上去,滑下来,甚是好玩。”

在四平市叶赫皇家滑雪场,四平市民孙女士4岁的儿子米米坐在海豚造型的冰车上,在冰面上滑行,小脸蛋冻得通红也舍不得下来。“游乐场对小孩子吸引力本身就大,再和冰雪结合起来,孩子更喜欢玩了,每次来都玩得很尽兴。”孙女士说。施立学介绍说:“居住在长白山以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中,曾出现了一种竹马。所谓竹马就是人站在竹马上,手握一根曲棍,用力一撑,就可以向前滑行十几米。这种方法与最初的滑冰方法已有很大不同,它是在原始的滑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冰上活动。这种‘竹马’一般长四尺,宽五寸,一左一右系在两脚上,在冰雪中疾行,可以追得上奔马。”

不只是孩童有着玩趣之心,老当益壮的大爷也不例外。听,是什么在“噼啪”作响,还发出“嗡嗡”声?寻声而去,原来是一群老人在长春市胜利公园已经结冰的冰面上快乐地抽着冰猴。71岁的李玉臣抽冰猴已经有8年了,他还组织了几十名老人一起参加这项运动。天蒙蒙亮,他就来到南湖公园冰面清理积雪,为大家抽冰猴做着准备。“子女们都劝我去南方过冬,但我离不开家乡的冰雪和这火热的生活!”李玉臣说。施立学告诉记者:“冰陀螺,又叫冰尜,因其灵巧如猴,俗称冰猴,是关东一种常见的儿童玩具。冰猴形状略似海螺,一般以寸许下锐上平圆木制作,上端平面,下端尖尖,尖上镶有铁珠。抽冰猴儿,即以鞭绳缠绕陀螺中间,猛然用力撒开,使之旋转于地面或冰面,并不断抽打以持续不倒。”

冰,也刚也硬,宁折不弯,是北方豪情;雪,极柔极软,涵养万物,是塞外厚道。又是一个冰雪季,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冬奥在北京 体验在吉林 发展在吉林 ”必将更加深入人心,吉林省的冰天雪地持续释放精彩与活力。当冰雪文化牵手民俗文化,必将走向惠及吉林人民的发展之路,汇聚成为吉林振兴发展的磅礴伟力。

(本版照片均由王立春拍摄)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