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故事人生

夜宿母校

邢文国

岁月使许多往事在记忆的感光板上模糊、淡化了,但有一处却保持着新鲜的色彩,时间越久反而越明晰。这个“闪光点”便是母校。

去年盛夏时节,一个只有密密麻麻星星的夜,我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小学母校——长春郊区大南中心小学。校园没变,操场没变,教室房舍变了,昔日的茅草房翻盖成新的红砖房,体操台边的揭示黑板换成了玻璃画廊。温馨的母校是恬静、安谧的。望天,星星顽皮地眨着眼,像是对我微笑,使我不由得想起昔日那些同窗们。四处静极了。那一排排的教室,那宽阔的操场,那一副副的球架,那一棵棵的小树,都静静地待在那里,但我却感到它们在动。试验田这一排排的树木,引我深思。那都是我们在入少先队宣誓时种下的,有的已很粗壮,有的枝叶丰满,有的已经绿荫如盖了。栽树的人,也都成长起来了,走向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我正在遐想,突然被一阵掌声惊动。朝掌声响的地方走去,原来那间灯火通明的大教室里正在开年级组教学研讨会,发言的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演题。当年的老师们也是这样用心血浇灌和滋润我们这些渴求知识的幼苗的。

紧挨着大教室是教师办公室,里面也是亮着灯光,只见一位老教师正伏案批改作文。我敲了两下门就不请自入,轻轻走到他身边,作文本上的批语已经写了很多了。

“您太辛苦了,老师!”

“您是……”

“我是这个学校的老毕业生,回母校看一看。”

“不忘母校就是不忘老师。”

说着,他拿起那本作文给我看:“你看看,这孩子的联想多么丰富。”

只见文中写道:“火星附近升起了一个巨大的螃蟹,它可不是盛在盘子里的螃蟹,而是居住着各国朋友的太空城。看呐,中间那圆溜溜的壳壳是城市的中心控制室,那两个毛乎乎的大夹夹,一个是中心研究室,一个是航空港——城市的进出口。那八条腿呢,就是八条宽广整洁的街道……”

我正看得出神,老教师突然说:“你听,隔壁教室谁在讲课?”

这么晚了还有上课的?我们连忙出来站在隔壁教室窗下往里看。只见一位长发披肩的姑娘正站在讲台上朗读课文。老教师悄声告诉我,这是新来的年轻女教师在试讲。虽然教室空空的,可她讲得那么带劲,仿佛她的眼前坐满了学生。

听她讲了一会儿,老教师走回办公室。不久,他端来一杯水,悄悄对我说,水里还加了糖。我和老教师推门走进教室,向年轻女教师祝贺:“讲得不错呀,喝点儿水吧。”她接过水笑着说:“我一来就爱上咱们学校了,老师们都太好了。”

“等你上过一堂课就会发现学生们更可爱呀!”老教师笑了笑,接着又说:“早点儿休息吧,9点多啦!”

“不,我还要把明天的课再讲一遍。”女教师回答。

告别了老师,我漫步在寂静的校园,任凭晚风吹拂。望着亮着灯光的教室和办公室,心想,此时此刻,有多少人都在披星戴月地工作着,而这中间就有我母校的老师们!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