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6版:专刊

柳长青:从“化纤制造”到“化纤智造”

葛阿婧

2005年,柳长青从南昌大学毕业后来到吉林化纤工作。自从进入吉林化纤集团,柳长青一直从事自动化控制和仪器仪表工作。在此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攻克世界性难题,重组腈纶毛条产线的流程,以自动化与工艺结合的思维建成全球第一条全自动腈纶毛条生产线,实现了毛球自动包膜、原丝收丝机等产品的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我刚入厂时,正好赶上公司项目安装调适。当时公司的腈纶工艺包都是从意大利引进的,生产腈纶的设备也只能从国外进口。”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柳长青靠给意大利专家翻译工艺包、设备调试等工作,得到了向国外工程师学习的机会,。

“搞科研必须专注,只要专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努力做到极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做到的。”柳长青说。本着对专业的热爱、企业发展的需要,柳长青开始痴迷于装备自动化升级改造工作。毛条是腈纶纤维制造过程中的一道工序,由于传统的毛条生产线有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于是柳长青萌生想设计出一条全自动毛条生产线的想法。

在攻关过程中,柳长青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在那段时间里,柳长青满脑子想的都是攻关课题,有时突发灵感,甚至半夜跑回单位做测试。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越挫越勇,经常连续几天盯在现场,问题不攻破连家都不回。2018年,柳长青主持的无人操作打包机终于建成了,成为全球第一条自动化毛条生产线,实现了从针梳、运输、包膜、打包整套自动化生产,单条毛条生产线节约用工50%,员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这一创新也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柳长青说:“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脚踏实地地去干。打破技术封锁,实现装备国产化,是激发我创新的动力。”

生产过程中,问题点就是创新源。柳长青带领生产环保部以科技创新求突破,加强生产工艺流程的衔接,重点工艺参数的深层次探索,不断优化合理配置,降低各种能源消耗;带领团队利用先进的ECRS工作法,对生产控制系统进行整合优化,降低人工成本;实施国兴碳纤维全自动打包生产线设计,预计年底小立库设备即可投入使用;纺丝后段自动化项目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结合稳定可靠的RFID技术构建SCADA系统,完成了腈纶生产线后段的运丝小车自动调度系统改造,提高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水平。

多年来,柳长青为公司节创资金2000余万元,同时也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专注科研十余年,柳长青说自己是“越做越有劲,越做越喜欢”。他先后获得了耐高温阻燃聚丙烯腈及其制备方法、毛球自动包装设备的控制方法等5项专利证书,并荣获吉林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企业只有提升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柳长青表示,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以坚持颠覆式创新理念和勇攀技术高峰的勇气,继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企业由“化纤制造”向“化纤智造”的转型注入新活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