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程光)今年以来,松原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举措,在创建“国家级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和“全国文明城”的基础上,又有大动作,又添新内容,开展“六城联创”,着力推进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年底前顺利进入第四批示范城市行列,把“松原发展很有潜力”真正变成美好现实。
落实责任完善制度。为加强对“信用城”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松原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制定《松原市2022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松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按照第四批信用示范城市创建指标补充、修订《松原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市政数局作为牵头部门,具体负责创建的组织、协调工作。全市各地、各部门按照市里总体部署,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好自己责任范围内各项工作任务。
出台各项保障措施。根据“信用城”创建工作需要,在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财政部门将创建工作的日常办公经费、专项经费等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确保落实到位;各地、各部门加强经费投入,保证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制定出台扩大信用服务需求的政策措施,推动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同时,灵活经营城市,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组织开展诚信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诚信街区创建”“诚信万里行”“诚信典型评比”等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线下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创建“信用城”、参与创建“信用城”的良好格局。各地、各部门积极把宣传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现总结创建“信用城”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通过多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营造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
强化目标监督管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信用城”创建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考核和绩效考评中,对因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导致创建环节出现重大问题的责任人坚决予以组织处理。市政数局按照任务分工和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对不能按时间和标准完成任务的,进行一对一指导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把创建工作和信用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双促进、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