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版:区域传真·通化

构筑特色文旅新高地

——写在通化关东里项目建设提速快进之际

本报记者 隋二龙 裴虹荐

关东里项目建设“加速”。王磊 摄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势如虹。

进入黄金施工季节的通化市,项目建设“加速”,处处热潮涌动,整个城市跃动着振兴的激情和发展的活力。

3月11日,总投资31亿元的关东里项目正式复工。靖宇山下这片红色基因传承地,再度垒起了特色文旅新高地,深度挖掘通化文化和关东民俗,复原商业老字号和传统老业态,再现民国时期关东重埠的历史风情。

蓄势赋能,扬帆奋进。6月24日,迎着细雨的关东里项目仍在提速快进。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来车往、工人忙碌……一股只争朝夕的建设热情扑面而来,项目雏形已初步展现。

据了解, 一期项目为特色街区和城市地下停车场建设,规划用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此外,二期项目为商务酒店,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三期项目为旧区改造,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精品住宅小镇、回迁楼及配套基础设施。

“目前,36栋单体建筑物有34栋已经封顶,剩余的钟楼和戏楼两栋建筑由于造型独特、施工技术复杂将在7月完成主体建设。”项目土建技术员谭友告诉记者,各建筑的一层和部分二层的砖墙基本砌筑完成,地下室所有天窗也已经砌筑完毕,进入内墙抹灰工序当中。

项目一期匠心建设的东北特色美食街、人参街等6个区域,以及城楼、戏台、观景天桥、文化景观雕塑、时代广场等游览观光休闲设施,将再现通化历史老城记忆和关东民俗风情。

如今的新通化站广场,即将迎来融入餐饮、购物、非遗、美食、娱乐、休闲演艺等多种业态的“蝶变”,并通过雕塑互动演绎再现通化城市发展的历史片段,结合特定建筑,拉伸文化空间。

“我们在安全抢抓工期的前提下,更加严格的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作业人员两天一次核酸检测,坚持实名登记扫码。在防疫工作落实做细以后,为了应对雨季,我们开展了穿插作业,提高施工效率。”谭友介绍,下雨天工人进入地下室或者是室内拆模、清理垃圾、倒运建筑材料,为下一步工序做铺垫。通过不断穿插作业缩短工期,目前地下室通风管道安装、电器配套和地上的时代广场基本进入收尾阶段。

“乍暖还春暖几许,只待旧貌换新颜”。预计10月项目建成后,将与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形成上教下游、功能互补、资源融合的优良发展模式,通化市一个崭新的文旅地标和高端城市会客厅,将实现传统与时尚相接,历史与现实交错。

在加大人手、增加设备、倒排工期、抢抓进度的基础上,该项目坚持科学调配,邀请了设计院常驻工地,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在保质保量的同时达到让建筑物更加美观效果。

“钟楼和戏楼是整个项目的点睛之笔,由于仿古建筑物比较多,我们的技术工人和设计院团队精心研讨,不断论证,将木制建筑的塔楼改为钢筋混凝土材料,让建筑造型别出心裁,这是一种新尝试也是新挑战。”谭友信心十足。

沉睡在靖宇山下的土地将在百姓的期许中苏醒。届时,由杨靖宇烈士陵园、东北抗联纪念馆、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及关东里项目共同组成的红色文化旅游集群为通化持续奏响振兴乐章。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