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哲学意蕴

陆 通

7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更好运用和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发展逻辑,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哲学意蕴,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其作出了经典的表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核心要义便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理论时代化” 和“时代理论化”的互动发展过程。首先要认识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和理论的发展都无法脱离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其次, “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源自于其不崇拜一切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侧重于对时代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解答,唯物辩证法是实现“理论时代化” 和“时代理论化”的思维方式,以矛盾变化、联系发展的方式审视问题。鲜明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要求以批判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看待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实际问题,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也主要体现为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演进,体现为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在辩证中的不断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始终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发展逻辑。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其科学性在于它不仅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还能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更能启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就需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坚持以其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人民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唯有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发展逻辑,我们才能实现更多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