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报
  首页
第04版:理论评论

着力加强师德建设

赵洪媛 李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首先立师德,树人首先树人师。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必须强化自身道德修养,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将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养成融入学习体系中。牢记殷殷嘱托,办好新时代教育,必须持之以恒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使广大教师始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建设教育强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队伍作为坚强支撑。要从思想认识上着力,使广大人民教师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师德师风建设内涵,自觉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提升。一是恪守师者为师亦为范,充分认识到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从事教育事业、选择教师职业,就意味着要对自身道德修养、立德修身从严要求,以崇高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自觉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世人效法的榜样。二是充分认识到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的重要性。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是我们的战略之举,培养一支“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要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遵守职业操守,强化自身修为,始终坚持“经师”与“人师”相统一,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求,不仅要在做学问、传授知识方面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广博的学术视野、精深的专业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授业解惑,更要不断提升师德水平,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中重言传重身教,更好地在传道中为学生树立人生榜样和学术示范。三是增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做新时代“大先生”的思想自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呼唤“大先生”,立德树人需要“大先生”。面向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更重,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更大,必须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让更多“道德之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应运而生、脱颖而出。

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要从具体实践上着力,使教师群体坚持修身立德,处处不忘职业使命和职业纪律,乐教善教、淡泊名利、言行雅正。一是坚持知行合一。广大教师必须把德高为范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重视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既要在科学研究上做到业务精湛、知识广博,又能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引导广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二是坚定职业理想,涵养职业情怀。《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通过师德建设,能够让教师坚守职业理想,做有道德情操的老师,拥有“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的教师情怀,在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中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追求。三是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教”主要涉及知识体系,“育”主要涉及价值标准,教育工作者惟有在素质能力上不断提升,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引领和伦理规范,真正承载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历史使命,树立远大抱负,恪守学术规范,追求科学精神。四是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严格遵守师德建设的相关规定,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自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在良好师生关系中感染和教育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建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保障机制。要从配套保障上着力,不断推进师德建设。一是构建师德建设大工作格局。把师德建设与营造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通盘考量,一体谋划,整体推进,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师德生成、师德培育、师德提升。二是细化行为准则,营造良好团队风气。在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中,不断完善教师职业规范,既有正面倡导,又有师德建设负面清单。三是注重典型引领和榜样示范。广大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选树更多新时代的教师典范,带动教师队伍始终重师德,热血铸师魂,丹心育桃李。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