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的老岭村山风透骨寒,完成岗位和工作交接的宋宣葶走出村委会,看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山村,卸下了所有责任使命的她一阵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刚刚任驻村第一书记的5年前……
2015年,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300多万名干部闻令而动,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时任白山市江源区委统战部港澳台侨科科长的宋宣葶作为其中的一员,毅然选择了这条驻村扶贫路。
在选派干部赴老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宋宣葶这名业务精熟、雷厉风行的“干将”最合适。但是否真的派她去,组织上慎之又慎——作为一名女同志,儿子刚上初中,父母身体又不好,长期驻村有诸多不便。但当组织上征求她个人意见时,宋宣葶毫不犹豫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机关干部,就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请组织放心,这项任务就交给我吧。”
当时的老岭村是省级贫困村,地理位置极为偏僻,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全村78%的常住人口是60岁以上老人,地处山区,人均耕地不多,村里有能力的都出去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脱贫工作怎么干?驻村后入户走访时,70多岁的贫困户张兆发直截了当地说:“你一个女同志,这个活不好干,趁早回去吧。”
面对严峻的脱贫形势和村民的不信任,顶寒风、踏冰雪,攀山路、蹚冰河,宋宣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用铁脚板走出一条和群众的“连心路”。她认真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与村班子成员促膝谈心,深入村民家里入户查访,走访慰问老支书、老党员,全面掌握集体经济情况、常住人口情况和贫困户生活状况。在第一时间将建档立卡的7户11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产业带动、项目扶持等形式,保证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两个以上的帮扶措施。同时,面对部分贫困群众丧失劳动致富能力的现状,她提出了“下延横拉”工作法,即有子女的则“下延”帮助其子女增收带动脱贫,无子女的则“横拉”至其兄弟姊妹增收帮助脱贫。一系列的脱贫“组合拳”,让村民见到了宋宣葶的决心,也让乡亲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就这样,宋宣葶一户一户走、一句一句问、一件事一件事做。5年里,村里的路翻修成了沥青路,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每户贫困户都有了两个以上帮扶措施,普通村民也有了更多致富门路。
结合老岭村实际,宋宣葶带领村民发展耐寒经济作物:秋豆角、大榛子、大地人参等。现在的老岭村,春天有大自然馈赠的各种山野菜,秋天有蘑菇、松子、野榛子、五味子、软枣子,还有党参、黄芪等中药材。村民们发展林下鸡、黄牛养殖和煎饼加工等产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几个城市,供不应求。
来到老岭村驻村,让14岁的儿子独自在家学习、生活,宋宣葶满心愧疚。因为工作繁忙,常常一两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实在想儿子了,她就让孩子坐客车来村里过周末。但即便这样,母子俩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常常是白天宋宣葶出去入户走访,儿子在她租住的屋子里学习,晚上才能见面。村子越来越好,宋宣葶也越来越忙,儿子中考、高考她都顾不上,她要忙着帮闻讯回村发展的村民搭平台,忙着动员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忙着调度排到几个月后的订单,忙着给合作社跑市场打品牌,忙着给村里拉来更多好项目……
脱贫攻坚的同时,乡村振兴就已经被写入了老岭村的规划里。老岭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良,后发优势明显。宋宣葶反复向专家和学者请教,集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智慧,确立“立足生态、发展经济、带动村民”的行动路径和建设“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总体目标。在她的努力下,村里2015年引入了八里坡文化园,利用原生态风景打造摄影采风目的地。原本偏远的小村,成为天南地北的大学生写生体验的目的地和打卡地。她还组织村民成立养殖、种植、旅游合作社,采取“村民个人发展生产,做生产者;合作社包揽销售,做经营者”的模式,让村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2018年,老岭村实现脱贫出列,宋宣葶获得“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发展,老岭村2021年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10144元。
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宋宣葶却累倒了。从2020年4月份起,每每剧烈的腹痛来袭,她就到村医那里开一些消炎药、止痛药。村民们劝她去看病,她总说“再等等、再等等”。这一等,就拖到了11月,宋宣葶被确诊为宫颈癌晚期。
坐在路边为美术家和艺术生采风布设的座椅上,宋宣葶看着对过的文化园和不远处的村口,她知道离开的时间到了,未来将会由新的同志继续带领老岭村走向富裕、获得更大的发展。
2022年1月28日宋宣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6岁。
宋宣葶是老岭村的领路人。她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七届吉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最美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